成渝铁路
自今四川成都修至重庆(简称渝)。长505公里。1936年已开工,但因抗战而停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修通。
西起四川省成都,东至重庆市主城区。途经简阳、资阳、内江、永川、江津等市。全长505千米。原为清末拟建的川汉铁路西段,1936年开工修筑。建国前完成少量土石方及桥梁、隧道。1950—1952年筑成,1953年7月交付运营。1978—1987年完成电气化改造。北接宝成和成昆铁路,南接川黔和襄渝铁路,为西南地区铁路网的重要干线。
自今四川成都修至重庆(简称渝)。长505公里。1936年已开工,但因抗战而停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修通。
西起四川省成都,东至重庆市主城区。途经简阳、资阳、内江、永川、江津等市。全长505千米。原为清末拟建的川汉铁路西段,1936年开工修筑。建国前完成少量土石方及桥梁、隧道。1950—1952年筑成,1953年7月交付运营。1978—1987年完成电气化改造。北接宝成和成昆铁路,南接川黔和襄渝铁路,为西南地区铁路网的重要干线。
即今河南潢川县东伞陂镇。清光绪《光州志》卷1《市集》:“州东二十里有伞陂寺集。”
即陵井。在今四川仁寿县南。《明史·地理志》 仁寿县:“又南有陵井,产盐,亦曰仙井。”
清置,属盐城县。即今江苏建湖县东北上冈镇。有巡司驻此。在江苏省建湖县东北部、黄沙港两侧。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上冈,人口2.1万。元称南沙,明初改称孟杨庄。以后灶民迁居高冈避海
古城名。又作大栅。即汉时索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战于大索,破之”。胡三省注:“杜预曰:成皋东有大索城。京相璠曰:京县有大索亭、小
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磁村镇。原称磁窑务,旧为淄川县重要集市之一。明嘉靖 《青州府志》 卷11: 磁窑务集,“山南通莱芜,西通章丘,去淄川二十里”。集镇名。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部偏南。磁村镇人民政府驻地
即今云南镇雄县东北母享镇。明嘉靖五年(1526)于此置威信长官司。清置母亨巡司。
清置,治所在类乌齐 (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1960年改设类乌齐县,后迁驻热扎卡。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城西北类乌齐镇。1960年撤销,改置类乌齐县。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南。《明一统志》卷87南甸宣抚司:小龙川关“在司东北八十里”。
又名古筑。宋置,即今安徽黟县西十里西武乡。淳熙《新安志》卷5黟县《镇场》:“西武镇在县西二十里。厢口镇在县西北二十里。县今无西武,只有厢口镇在县内。”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清一统志·开封府》:济桥 “在荥阳县东门外。《旧志》: 唐贞观中尉迟敬德监造,制度雄伟。明弘治间废”。唐贞观中尉迟敬德监造,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门外。明弘治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