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庙儿沟

庙儿沟

一作庙沟。在今辽宁本溪市东南。民国《东北年鉴》 本溪湖煤矿: “又以附近庙儿沟、牛心台、八盘岭等处,开有铁矿,用煤炼焦。自乾嘉以迄咸同,数十年间,矿业颇称繁盛。” 清宣统三年(1911),中日商办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将庙儿沟铁矿并入公司。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东北40千米、天山山麓庙儿沟口。源自天山雪峰的庙儿沟水,清澈见底,终年不断。沟谷两岸,林木蔽天,果园连片。杏、桃、李、梨、苹果、葡萄、核桃等,整齐有序,不相混杂。入春以后,依次开花结实,直至深秋,鲜果不断。原为明清时期哈密地区统治者哈密王的消夏别墅,也是王室的果园。沟口东侧,绿阴丛中,还有古佛寺一所,塑像、壁画部分仍保存完好。庙儿沟因此得名。山沟内外,保留着古代岩刻画多处,有大头羊、马、狩猎等形象,技法朴拙。


猜你喜欢

  • 中潬城

    为河阳三城之一。在今河南孟县南黄河中沙洲上。《元和志》卷5:中潬城“东魏孝静帝元年筑之,仍置河阳关”。北宋嘉祐八年(1063)秋,毁于河水。《清一统志·怀庆府二》:中潬城,“《县志》,即今黄河中郭家滩

  • 少阳山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七十里。《山海经·北次二经》:“少阳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酸水出焉。”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古交市西。《山海经》:“少阳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酸水出焉。”即此。

  • 鸣水岭

    在今湖南永州市南百十里。《方舆纪要》卷81零陵县: 鸣水岭 “瀑布飞泉,声闻数里,接全、道二州界”。

  • 旱停县

    西魏置,属长湖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隋大业初废。

  • 蓼潭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资治通鉴》: 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庞孟虯进至弋阳,刘勔将吕安国等迎击于蓼潭,大破之”。胡三省注: “ 《水经注》: 决水径蓼县故城东,灌水会焉。所谓蓼潭。”在今河南省固

  • 蒱溪县

    即临溪县。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五十里西来镇西。《隋书·地理志》 作蒱溪县。

  • 西浚稽山

    今蒙古国西南部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注入鄂罗克湖之西南戈壁阿尔泰山。《汉书·李广传》 附李陵传:路博德奏言“臣願留(李)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

  • 乳山河

    即今山东乳山市西乳山河。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3: “乳山河在(海阳) 县东五十里。” 上源曰玉林河,发源于牟平县南分水岭,西南流会夏村河,至乳山口入海。

  • 鹅公汛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双滘镇南。《清一统志·广东统部》: 阳春营有把总驻鹅公汛。

  • 汾源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岢岚县置,属岚州。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大业四年(608)改为静乐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岢岚县置,治今山西省静乐县。属岚州。隋大业四年(608年)改为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