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州
五代南汉置,治所在石康县 (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石康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县东部及广东廉江县部分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
五代南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常乐。辖境相当今合浦及广东廉江市西南部分地。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石康县。
五代南汉置,治所在石康县 (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石康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县东部及广东廉江县部分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
五代南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常乐。辖境相当今合浦及广东廉江市西南部分地。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石康县。
源出福建武平县西北。南流经广东蕉岭县西,又南经梅州市东三十里,南入梅江。
在今江苏铜山县北坨城下。《方舆纪要》卷29徐州:牛角湾“明万历初,运河经此。既而运河由茶城东南十里镇口闸合黄河,旧河遂淤。议者以其地平旷,河易泛滥,因筑坝以防之,谓之旧河坝”。
①即今河北滦南县西南二十五里高庄子乡。清光绪 《滦州志》 卷8: 高各庄在 “城南七十里”。②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南十五里高各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4丰润县图: 西南有高各庄。
1949年改阳泉市置,治所即今山西阳泉市。1951年改设阳泉市。1949年由阳泉市改置(县级)。治今山西省阳泉市。1951年改设阳泉市(地级)。
即今江西瑞金市南二十里石水湾。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0:瑞金县南有石水湾。
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都城县为镇,属端溪县。即今广东郁南县 (都城镇)。在广东省郁南县西北部、西江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7.6万。镇人民政府驻都城,人口3.7万。都城是古县
①西汉高帝置,治所在乐成县 (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文帝二年 (前178) 改为国。三国魏改为郡,治所在乐城县 (今献县东南)。西晋复为国。北魏又改为郡,移治武垣县 (今河北河间市南)。隋开皇初废。
即今云南思茅市。版纳勐拉、勐往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
即雷台。在今甘肃武威市北门外二里雷台湖。《清一统志·凉州府》:灵均台“在府城内。晋大兴中张骏筑。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
在今河南临颍县西。《方舆纪要》卷47临颍县 “小溵水” 条: “毖水在县西十里。或曰,小溵水之支流也。唐元和十年,李光颜及吴元济战于临颍,败之于毖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