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定南县

定南县

①北周改安南县置,属南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隋大业初废。

②明隆庆元年 (1567) 分龙南、安远、信丰三县地置,属赣州府。治所在莲塘镇 (今江西定南县西南老城镇)。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改为定南厅。1912年复为定南县,属江西赣南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27年迁治下历 (今定南县城历市镇)。


(1)古县名。北周改安南郡置,治今河南省叶县东南。属南襄城郡。隋大业初废入叶县。(2)旧县名。冀中抗日根据地设。1937年由河北省定县境京汉铁路以东唐河以南地区析置。以位县南得名。1942年撤销。1947年5月复设,同年12月与定北县合并,恢复定县。(3)今县名。在江西省南端、东江支流定南水上游,南邻广东省。属赣州市。面积 1316 平方千米。人口19.7万。辖7镇。县人民政府驻历市镇。明隆庆二年(1568年)析龙南县莲塘镇和信丰、安远县南部地置定南县,治高砂莲塘(今县南老城圩),属赣州府。以地处赣州府南部,安定南境之地得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改为定南厅。1912年复改定南县,属江西省。1914年属赣南道,1927年属江西省。1928年县治迁下历(即今址)。1949年属赣州专区,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1964年属赣州专区,1970年属赣州地区,1998年属赣州市。地处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西、北三面向中、南部倾斜,定南水(九曲河)由北向南,下历河、老城河由西向东,在境南部汇合入东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大豆、薯类、花生、甘蔗等。为省林业重点县之一,产香菇、木耳、笋干、松香、茶叶、土纸等。工业有采钨、水电、化工、农机、森工、制糖、酿酒、制药、印刷等。京九铁路经西南部,有安老、大老、小定、定汶、定和等公路。


猜你喜欢

  • 自鸣山

    一名神山,亦名鸣山。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五十里。《舆地纪胜》卷21信州:自鸣山,“《旧经》云:上有湖,中有藤围丈余, 上干云霄,枝叶四垂。天欲雨则水涌有声,故名自鸣山”。《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贵溪县:自

  • 九门县

    西汉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恒州。义宁初为九门郡治。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观州治,次年仍属恒州。北宋开宝六年(973)废。古县名。

  • 万杉寺

    在今江西庐山庆云峰下。唐名庆云院。宋景德中,僧大超手植万杉,故名。清康熙年间重建。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

  • 可散城

    即可伞城。今乌孜别克斯坦东部纳曼干北卡桑赛。《元史·曷思麦里传》:曷思麦里“初为西辽阔儿罕近侍,后为谷则斡儿朵所属可散八思哈长官。太祖西征,曷思麦里率可散等城酋长迎降”。即“渴塞城”。

  • 弩支城

    唐建,即今新疆若羌县西南瓦石峡乡。《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谓之弩支城,(康) 艳典所筑。”又作新城。唐时康国人康艳典筑,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西南瓦石峡。

  • 飞鸢堡

    在今山西岚县岚城西北六十里乏马岭。《宋史·地理志》:岚州宜芳县“有飞鸢堡”,即此。金升为飞鸢镇。在今山西省岚县岚城镇西北。《宋史·地理志》岚州宜芳县有飞鸢堡,即此。北宋庆历中修葺,以兵戍守。金升为镇。

  • 阴地

    春秋晋地。西起今陕西商州市,东至河南嵩县,北起黄河,南至秦岭山脉。今河南卢氏县东北有阴地城。《左传》宣公二年(前607),“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杜注:“阴地,晋河南山北, 自上洛以东

  • 东宁府

    蒙古至元六年(1269)置,属东京总管府。治所在平壤(今朝鲜平壤市)。辖境相当鸭绿江中、下游流域。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东宁路。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置,治平壤(今朝鲜平壤市)。元至元十三年

  • 博阳侯国

    西汉宣帝封邴吉为侯国,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东。东汉废。

  • 介立山

    又名方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水经·伊水注》:焦涧水“东流径孤山南,其山介立丰上,单秀孤峙,故世谓之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