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姥山

太姥山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北太姥山。南宋《淳熙三山志》卷35长溪县:太姥山“旧名才山。《力牧录》云,容成先生尝栖之,今中峰下有石井、石鼎、石臼存。王烈《蟠桃记》:尧时有老母以蓝练为业,家于路旁,往来者不吝给之。有道士尝就术浆母饮以醪,道士奇之,乃授以九转丹砂之法,服之,七月七日乘九色龙而仙,因相传呼为大母。山下有龙墩,今乌桕叶落溪中,色皆秀碧,俗云仙母归,即取水以染其色。汉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文乃改母为姥。山凡有三十六奇”。


(1)原名太母山,又名才山。《舆地纪胜》:“尧时有老母,以蓝染为业,后得九转丹砂法,乘九色龙而仙。汉武时名曰太姥山。”在福建省东北部沿海,蜿蜒于福鼎、柘荣、福安三市县境。北接雁荡山,南抵三沙湾,由覆鼎峰、目海尖、叠石山等组成,长约50千米。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为断块山。岩石以凝灰岩、流纹岩和花岗岩为主。平均海拔 500~700米,柘荣县城东的东山顶海拔 1479 米,为最高峰。主峰覆鼎峰(在福鼎市南),海拔917米。风景奇秀,以“峰、石、洞、雾”四绝称雄,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分。盛产杜鹃和竹,有鹰头龟、四脚鱼等珍稀动物。(2) 即“太武山”。

太姥山风光


猜你喜欢

  • 巴尔珲岭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为清代自伊犁通往喀什噶尔的要道。道光《新疆识略》卷1:“自伊犁西南出鄂尔果珠勒卡伦一百三十里经善塔斯岭,五百五十里逾巴尔珲岭。”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巴尔珲岭幽险怪异

  • 图尔根河

    亦作伊克土尔根。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清一统志·归化城六厅》: 黑河“在归化城南二十里。蒙古名伊克土尔根”。又有小土尔根河 (今小黑河),“在归化城南十里。源出城东杜贺伦之地,西南流至城西

  • 甾川国

    一作菑川国。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分临淄郡置,封齐悼王子贤为菑川王,都剧 (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东汉并入北海国。又称菑川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临淄郡东部置,以封悼王子贤,治剧县(今

  • 札肥河卫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北松花江与黑龙江会合处附近。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置。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 天晴县

    唐渤海国置,为晴州治。治所在今朝鲜咸兴西北旧津里。一说在咸镜北道茂山东南。辽徙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朝鲜咸兴西北旧津里。为晴州治。辽废。

  • 麻家渡

    在今河南范县西南濮城东北。五代时为黄河渡口。《资治通鉴》: 五代梁贞明四年 (918),“晋王 (李存勗) 自魏州如杨刘,引兵略郓、濮而还,循河而上,军于麻家渡”。胡三省注: “麻家渡盖在濮州界。”五

  • 吐儿山

    又作兔儿山、犊儿山。在今内蒙古札鲁特旗西北霍林河(呼林河)源处。《辽史·营卫志》:夏捺钵“无常所,多在吐儿山。……吐儿山在黑山东北三百里,近馒头山”。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载:自庆州(今巴林右旗北之白

  • 抚康县

    唐至德二年(757)改抚安县置,属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蒲塘镇。北宋开宝七年(974)废入南流县。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以抚安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党州东。属党州。北宋开宝

  • 布伦托海

    即乞则里八寺海。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之乌伦古湖。丁文江《中华民国新地图》新疆省图:布伦托县西北有布伦托海。

  • 邾城

    在今湖北黄州市北十里禹王城。《宋书·州郡志》 南豫州刺史: “咸康四年,毛宝为刺史,治邾城。” 即此。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部。区人民政府驻地。属邾城街道办事处。人口7.1万。为原新洲县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