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府
清光绪元年(1875)置,治所在淡水县(今台湾省台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新竹、宜兰以北地区。光绪二十年(1894)为台湾省会。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占领,府废。
清光绪元年(1875年)置,治淡水县(今台湾台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新竹、宜兰两县以北地区。二十年立为台湾省会。次年改置台北县。1901年废县设台北厅。
清光绪元年(1875)置,治所在淡水县(今台湾省台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新竹、宜兰以北地区。光绪二十年(1894)为台湾省会。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占领,府废。
清光绪元年(1875年)置,治淡水县(今台湾台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新竹、宜兰两县以北地区。二十年立为台湾省会。次年改置台北县。1901年废县设台北厅。
在今浙江遂昌县东。《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平昌山“在县东十五里。与孟山前后相叠,形如昌字。孙吴以此名县”。
在今甘肃秦安县北。《晋书·乞伏乾归载记》: 东晋太元十六年 (391),“苻登将没奕于遣使结好,……请讨鲜卑大兜国,乾归乃与没奕于攻大兜于安阳城,大兜退固鸣蝉堡,乾阳攻陷之”。即此。确址不详。疑在今甘
即今四川广汉市东连山镇。清嘉庆《汉州志》卷9:连山场“至州三十里”。
即今四川井研县西南磨池乡。民国 《乐山县志》 卷1: “河二坎,明时设。距城东四十里。……为通荣县之要道。旧名河咡坎。”
又名铁柱宫。在今江西南昌市翠花街西、棋盘街东。宋名延真观,明嘉靖间改名万寿宫。为道教著名宫观。
即今北京市东北朝阳区孙河乡。辽初名望京馆。明、清名孙河屯。清《日下旧闻考》卷88:“今其地名孙河屯,或孙侯村之转音也,为古北口孔道。”
即今广东澄海市。《明史·地理志》 澄海县: “本海阳县之辟望巡检司。嘉靖四十二年正月改为县。”
清置,属大鹏营。在今香港东佛堂洲。有把总驻防。
又名洮湖。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金坛市南之长荡湖。《晋书·苏峻传》:东晋咸和三年(328)苏峻既败,其将韩滉等奔张健于曲阿,“以舟军自延陵向长塘”。即此。古湖名。又称洮湖。即今江苏省金坛、溧阳二市之间长
在今河南新郑市北十三里。《左传》: 僖公三十年 (前630),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