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历口

历口

①在今河北景县西南。晋代为清河津渡处。《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后燕慕容垂遣慕容德攻勃海,“慕容麟、慕容隆自信都徇勃海、清河。麟击勃海太守封懿,执之,因屯历口”。《水经·清水注》:“清河又东北径历县故城南。《地理志》信都之属县也。王莽更名曰历宁也。应劭曰:广川县西北三十里有历城亭,故县也。今亭在县东如北,水济尚谓之为历口渡也。”

②在今安徽东至县北历山之口。《三国志·吴书·周鲂传》:周鲂诱曹休,“今使君若从皖道进住江上,鲂当从南对岸历口为应”,指此。


在今河北省景县西南。晋时为清河津渡处。因在西汉历县(今故城县北)东而得名。《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后燕“(慕容)麟击勃海太守封懿,执之,因屯历口”,即此。


猜你喜欢

  • 吴宁溪水

    即东阳江。兰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市南。《水经·渐江水注》:吴宁溪水“出吴宁县,下径乌伤县入谷”。

  • 梁褒城

    北周筑,在今湖北汉川县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76汉川县 “和公城” 条下: “县南五里有梁褒城,后周宣政中所筑也,土人梁褒主之,因名。”

  • 龙镇石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十五里秧溪河口,现已没入太平湖。《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龙镇石“在太平县穰溪东北。下临深潭,冬夏澄澈如一,号麒麟潭。其石高二丈余,世传龙镇水最宜纸”。

  • 下关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部,与浦口隔江相望。为长江南北水陆交通枢纽之一。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时,英军进迫下关,强迫清政府在附近江面英舰上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开为商埠。②即

  • 舂陵山

    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七十里,接新田县界。《方舆胜览》 卷24道州: 舂陵山 “五山相接,山势峭秀,舂陵水所出”。

  • 于已尼大水

    又名北海。即今俄罗斯境之贝加尔湖。《魏书·乌洛侯国传》:乌洛侯“又西北二十日行有于已尼大水,所谓北海也”。

  • 铜城闸河

    在今安徽含山县南铜闸镇境。《方舆纪要》 卷29和州: 铜城堰,“ 《志》 云: 铜城闸河在含山县南铜城乡之六都,受天河、黄洛河支流,东至闸口分流为牛屯河,其南一支为三叉河。每江湖水泛,牛屯河溢不易泄,

  • 当箸赕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治所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元改开南州。大理改生银府置,治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置开南州,属开南宣抚司。

  • 归安县

    ①南朝宋武帝置,属宋熙郡。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或广元市境。齐改为阳安县。②南齐置,属高兴郡。治所无考,当在今广东化州、廉江、遂溪等市县境。隋开皇时废。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分乌程县置,与乌程县同为

  • 清河堰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北部武林门外。《宋史·方腊传》: 宣和三年 (1121) 二月,“ (童) 贯、(谭) 稹前锋至清河堰”,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