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砦山
在今福建龙岩市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龙岩县:北砦山在“县治后,县主山也。一名后山,员耸如覆釜,亦名覆釜山”。
在今福建龙岩市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龙岩县:北砦山在“县治后,县主山也。一名后山,员耸如覆釜,亦名覆釜山”。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方舆纪要》卷40太原府阳曲县:扫谷水“在府西北三十里, 出府西北百二十里之扫谷,南流出天门谷, 入于汾水”。
唐龙朔元年(661)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活路城(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马扎里沙里夫一带)。8世纪中废。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2) 析盘蛇驿牧厂地置,属锦州府。治所在双台子 (今辽宁盘山县)。辖境相当今辽宁盘山县一带。1913年改为盘山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置,治今辽宁省盘山县。属锦州府。1
在今陕西华县西南高塘镇高塘中学西侧。清代为玄君庙,后为高塘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 改为学堂,宣统元年 (1909) 改为高塘小学。1927年中共华县县委在此成立。1928年5—6月,中共陕西省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毛女峰之东北。东汉张楷居此。楷字公超,故名。又名雾谷,亦名雾市谷。以公超能为五里雾而得名。《宋史·隐逸上·陈抟传》:“端拱初,忽谓弟子贾德昇曰: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憩焉。”即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永福堡“在县西。有城戍守”。
又名丹徒岘、荆岘。在今江苏镇江市东五里。京口即以此山得名。南朝宋鲍照有 《从拜陵登京岘》 诗。《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浙江东西节度使韩滉闭关梁,禁牛马出境,筑石头城,穿井近百所,缮馆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福康县 (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宁县)。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东南部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明洪武二十六 (1393) 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龙山县 (今辽宁喀喇沁蒙古族自治县西南白塔子)。永乐元年 (1403) 徙治平谷县 (今北京市平谷县) 西,属大宁都司。后废。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在今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上。清咸丰、同治间普陀山僧人慧根至缅甸迎回大小玉佛五尊,回国后途经上海,留下两尊并募款在江湾建寺。光绪八年(1882)在江湾建成玉佛寺。辛亥革命后,寺废。1918年在今址重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