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阿
①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北勐阿。清雍正七年 (1729) 置猛阿土把总。
②即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南八十八里勐阿。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澜沧西南有勐阿。
①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北勐阿。清雍正七年 (1729) 置猛阿土把总。
②即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南八十八里勐阿。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澜沧西南有勐阿。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平江河,为梅江河上源之一。《方舆纪要》卷73平茶洞长官司:哨溪在“司治东南……满溪在司西南十里,亦出白岁山,以水常溢不竭也,合流而东北曰平茶水,至酉阳东南,会于酉水”。
北宋置,属潾山县。即今四川大竹县东北七十里石桥铺镇。在重庆市渝北区中部。面积75.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船场,人口 2920。清康熙年间建场,以场侧一船形巨石得名。1929年置石船镇
即今四川井研县南千佛镇。光绪《井研县志》卷4:千佛寺场在“县南二十里”。清乾隆间在场南盐井湾设盐课大使。附近有千佛岩摩岩造像。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名见唐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卷1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卷上。
即今广东宝安县东北平湖镇。清康熙《新安县志》卷3:有平湖墟。
在今安徽泾县南。《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东流山“在泾县南五十里。约高数百丈。唐末有逸士隐此称东府君,至此号东流山”。在安徽省泾县南。海拔835米。《泾县志》载:“唐末有逸士东流府君隐此,始名东流山。
在今山东泰安市泰山岱宗坊西。清聂《泰山道里记》:“观初名建封院,宋政和八年赐额升元,有敕牒碑。元至元二十二年张志纯重修,改曰朝元,有徐世隆碑。其神祀东华帝君,俗谓之东岳
在今浙江诸暨市城内。《隋书·地理志》:会稽郡诸暨县“有大农湖”。《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诸暨县:三湖“在城中近郭……或曰:即唐时大农湖也”。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西水西门外。《寰宇记》 卷90升州江宁县: 莫愁湖 “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明初为中山王徐达花园。在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外。总面积0.41平方千米(其中水面0.33平方千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和泥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思陀 (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辖境约当今云南红河、元阳、金平等县及建水县南部地。十七年 (1384) 废入临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