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宁县

兴宁县

①东晋咸和六年(331)置,属东官郡。治所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龙田镇西三里。一说今五华县西北华城镇雷公墩。以兴宁江为名。隋属龙川郡。唐属循州,移治今兴宁市西北龙田镇。五代南汉乾亨初改为齐昌县。北宋天禧二年(1018)复改为兴宁县,移治今兴宁市。明属惠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属嘉应州。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4年改设兴宁市。

②唐置,属盐州。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白池村古城北大池附近。贞观元年(627)废。次年复置。景龙三年(709)改为白池县。

③南宋绍定初改资兴县置,属郴州。治所在管子壕(今湖南资兴市东兴宁镇)。元属郴州路。明属郴州。1914年改为资兴县。


(1)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南大池古城。属盐州。四年省入五原县。贞观二年(628年)复置。景龙三年(709年)改名白池县。(2)古旧县名。(1)东晋置,治今广东省兴宁市龙田西宁江之西。属东官郡。隋改属龙川郡。唐时移治今兴宁市西北龙田。属循州。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移治今五华县华城。仍属循州。明移治今市,属惠州。清雍正后改属嘉应州。1994年改设兴宁市。(2)南宋绍定初改资兴县置,治管子壕,即今湖南省资兴市兴宁镇。宋、明、清属郴州,元属郴州路。1914年因与广东省兴宁县同名,复改资兴县。


猜你喜欢

  • 汉寿县

    ①东汉阳嘉三年(134)改索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四十里崆巄城。三国吴改为吴寿县。西晋复为汉寿县。隋省入武陵县。②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刘备改葭萌县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

  • 独立登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永登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独立登滩。1947年改名永登暗沙。

  • 建志补罗

    简称建志。一般以为在印度东南部马德拉斯西南康契普腊姆附近。为古代南印度主要商业城市和港口。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0: 达罗毘荼国 “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号建志补罗,周三十余里”。

  • 真珠园

    南宋临安名园。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畔。陆游 《剑南诗藁》 卷17有 《真珠园雨中作》诗。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南宋陆游有《自真珠园泛舟至孤山》诗。

  • 胡鲁口

    在今吉林大安市西北洮儿河入嫩江口。《元史·世祖纪》: 至元二十六年 (1289) 二月丁卯,“合丹兵寇胡鲁口,开元路治中兀颜牙兀格战连日,破之”。即此。

  • 巾子山

    ①即今浙江青田县南金鸡山。海拔1320米。《清一统志·处州府》:巾子山“在青田县南六十里。卓立如巾,为县境第一高峰”。②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招宝山西。《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巾子山“在定海县东北

  • 帽甸子

    亦作毛甸子。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毛甸子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宽甸县马拨十四处,“一在距葡萄梁三十里毛甸子”。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10: 宽甸县帽甸子产金。

  • 里社堤

    在今湖北潜江市南。《方舆纪要》卷77潜江县:里社堤“在县南。有里社穴,西南通江陵之漕河。宋乾道七年湖北漕臣李焘修潜江里社堤,是也”。

  • 周礼场

    亦作周里场。即今四川安岳县西南九十里周礼镇。接资中界。清彭遵泗 《蜀碧》 卷1: 明崇祯十三年 (1640),张献忠义军入蜀,“ (万) 元吉自间道走射洪,遏蓬溪以待贼。时贼屯安岳周里场,知官军至,宵

  • 信石山

    亦名信立山。在今广西玉林市东南二里。《舆地纪胜》 卷121郁林州: 信立山 “在南流县东南二里。一名牢石坡。高数十丈,坡上有平石。又有夹石,形如钟,侧立。《旧经》 云: 每岁秋日,乡人共侯此石,若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