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塔镇
即今上海市金山县西十八里兴塔镇。清乾隆《金山县志》卷1:兴塔市“旧有兴塔院,故名”。
在上海市金山区西部。面积37.4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塔,人口 1200。以宋建兴塔禅寺而名。清代成镇。1934年设兴塔乡,1937年撤销。1957年复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化工、蔬菜脱水、传感器、农业仪器等厂。亭枫公路(320国道)经此。
即今上海市金山县西十八里兴塔镇。清乾隆《金山县志》卷1:兴塔市“旧有兴塔院,故名”。
在上海市金山区西部。面积37.4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塔,人口 1200。以宋建兴塔禅寺而名。清代成镇。1934年设兴塔乡,1937年撤销。1957年复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化工、蔬菜脱水、传感器、农业仪器等厂。亭枫公路(320国道)经此。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黄平府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为黄平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黄平府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属播州宣慰
即彭模。亦名彭亡、平无。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江口镇。《资治通鉴》:东晋义熙九年(413),朱龄石率大军伐蜀谯纵,“龄石至平模,去成都二百里,纵遣秦州刺史侯晖、尚书仆射谯诜帅众万余屯平模,夹岸筑城以拒之”
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拉孜。清松筠 《西招纪行诗》 注: “拉孜地名,在彭错岭、甲错山中间。”
①亦名东牟守捉。唐置,驻登州(今山东蓬莱市)。后废。②五代方镇名。北宋乾德二年(964)改清源军置,治所在泉州(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龙岩、漳平、永春、德化、莆田、仙游等市县以南地区(上杭县除
即乌氏县。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史记·郦商列传》: 楚汉之际,汉陇西都尉郦商“别将定北地、上郡,破雍将军焉氏”。《索隐》: “县名,属安定。《汉书》 云破章邯别将。” 《正义》: “县在泾州安定县
在今陕西眉县东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5郿县: 清湫水 “在县东二十五里。出太白山,北流入渭”。
①秦置,为上党郡治。治所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八里。东汉末属上党郡。北魏移治今长治县东北十五里西故县。北齐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寄氏县置,属潞州。治所即今山西长子县。大业初属上党郡。唐属潞州。北宋
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西龙蟠镇西北。
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南海浪河。源出市西南张广才岭,东北流入牡丹江。《金史·世纪》: “是时,邻部虽稍从,孩懒水乌林答部石显尚拒阻不服。攻之,不克。” 即此。清作海兰河。古水名。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海浪
辽置,为遂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彰武县西北。金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彰武县西北。属遂州。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