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口镇
旧作桥口镇,属长沙县。即今湖南望城县西北三十四里乔口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湖南省望城县西北部、湘江西岸。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乔口,人口 6020。柳林江在此汇入湘江,柳林江又名乔江,故名。为古老集镇,唐杜甫有《入乔口诗》。旧有三贤堂,祀屈原、贾谊、杜甫。元元统年间设乔江书院。明、清置巡检司。1949年属和平、合志乡。1958年属靖港公社。1985年置乔口镇。产稻、鲜鱼、菱藕。有弹力絮片、纺织、羽绒制品等厂。公路通县城。湘江可通航。
旧作桥口镇,属长沙县。即今湖南望城县西北三十四里乔口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湖南省望城县西北部、湘江西岸。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乔口,人口 6020。柳林江在此汇入湘江,柳林江又名乔江,故名。为古老集镇,唐杜甫有《入乔口诗》。旧有三贤堂,祀屈原、贾谊、杜甫。元元统年间设乔江书院。明、清置巡检司。1949年属和平、合志乡。1958年属靖港公社。1985年置乔口镇。产稻、鲜鱼、菱藕。有弹力絮片、纺织、羽绒制品等厂。公路通县城。湘江可通航。
唐置,属平羌县。在今四川乐山市北。《新唐书·地理志》 平羌县:“有(平羌)关。”《方舆纪要》卷72嘉定府:平羌关“在州西北。《唐志》平羌县有平羌关。《志》云:白崖山南有临江关。今废。即平羌之讹也”。
北宋置,属庆阳府。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宋史·地理志》: 绥远砦 “地本骆驼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石幢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西北有石幢桥(镇)。
北宋置,属浦城县。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北渔梁。因渔梁山而得名。《续资治通鉴》: 南宋建炎三年 (1129),“韩世忠与苗傅交战,自衢、信进至渔梁驿”。即此。北宋置,即今福建省浦城县西北渔梁。因渔梁山而得名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220),魏文帝曹丕在许昌篡汉自立,改元黄初。是年十二月,营洛阳宫,并迁都洛阳。此时文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到明帝青龙三年 (235) 大修洛阳宫殿
北宋置,属府谷县。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黄河西岸。后废。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东北黄河西岸。属府州。后废。
清置,属祁县。即今山西祁县东北十五里贾令镇。《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贾令镇 “在祁县北十五里。以春秋时晋大夫贾辛名。旧置贾令驿,明嘉靖十二年移治城西,因筑堡于此”。在山西省祁县北部、汾河东岸。面积6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安昌镇。乾隆《绍兴府志》卷7《市》引《万历志》:安昌市“在府城西北三十里”。
①汉章帝刘炟陵。在今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和帝纪》: 章和二年 (88),“葬孝章皇帝于敬陵”。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在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东南,去雒阳
东晋成帝时侨置,属扬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安帝时废为松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