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两淮

两淮

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

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区。其盐产量和行销地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


(1)地区名。(1)宋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宋史·食货志·农田》:绍兴二十年(1150年)诏“两淮沃壤宜谷,置力田科,募民就耕,以广官庄”。(2)泛指江苏、安徽二省淮河南北广大地区。(2)盐政区域名,又称两淮盐场。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始置两淮运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两淮盐行销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一部分地区。明正统中,贵州亦食淮盐。在清末以前,“两淮”盐产量的丰富、行销地的广大,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


猜你喜欢

  • 路北县

    1945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改平北县置,治郝家庄 (今山西平定县北郝家庄)。1947年5月撤销,并入平定县。旧县名。太行抗日根据地设。1945年由平北县改名。治今山西省平定县郝家庄。以县境在石太铁路以北

  • 党州

    ①唐永淳元年 (682) 置,治所在善劳县 (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七十里党州村)。天宝元年(742) 改为宁仁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党州。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西北部地。北宋开宝七年 (974)废。

  • 咸康镇

    金初废咸康县置,属宜民县。在今辽宁北票市西南。

  • 鸠兹

    一名勾兹、皋夷。春秋吴邑。在今安徽芜湖县北四十里咸保乡水阳江畔。《左传》:襄公三年(前570),“楚子重伐吴, 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杜注:“鸠兹,吴邑,在丹阳无湖县东,今皋夷也。”古邑名。春

  • 谷忙关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在今贵州贵定县东。《明一统志》卷88新添卫:谷忙关“在卫城(今贵定县)东一十五里”。

  • 清泉水

    在今北京市西南。《晋书·王浚传》: 西晋末,王浚都督幽州,成都王颖使和演密杀王浚,“演与乌丸单于审登谋之,于是与浚期游蓟城南清泉水上……不果而还”。即此。

  • 松兹县

    即松滋县。西晋置,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十五里。《清一统志·颍州府》: “松兹故城在霍邱县东十五里。”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宿松县东北。属庐江郡。东汉废。

  • 松林店

    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松林店镇。清同治《涿州志》 卷2集市: 城西有松林店。

  • 乌泥泾

    在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华泾附近。《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元泰定初都水监任仁发浚乌泥、大盈二河;二年复浚县之潘浜、乌泥泾,各置石闸,以遏浑潮,闸废。今东流注于黄浦”。

  • 金陵山

    又名钟山、蒋山、紫金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元和志》 卷25上元县 “钟山”条引 《舆地志》: “古金陵山也,邑县之名由此而立。”见“钟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