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方山

东方山

本名云峰山。即今湖北黄石市西东方山。《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东方山“在大冶北三十里。《武昌志》云:汉东方朔之故隐也。今有东方寺,乃唐智隐禅师道场”。《明一统志》卷59武昌府:东方山“在武昌东界,故云东方”。


在湖北省黄石市区西南。因在古武昌(今鄂州市)东界得名。属幕阜山。西北—东南走向。由花岗岩构成。主峰海拔456米。山上多松、杉、楠竹。山腰有唐大和年间建东方寺,又名弘化寺。现存正殿为清同治年间重修。寺旁古塔为明成化年间重建。寺后有圣泉。入山路旁有“东方古道”碑。为风景区。


猜你喜欢

  • 慈仁县

    辽重熙元年 (1032) 降慈州置,属永州。治所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境。金废。

  • 来南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琰州。治所即今贵州晴隆县。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晴隆县。属黔州。后废。

  • 吴公坝口

    古之白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坝口子村。光绪《绥远旗志》卷2:“白道岭在城北三十里。俗名吴公坝。”

  • 金莎岭

    ①在今山东金乡县东一里。《方舆纪要》卷32金乡县: 金莎岭 “西自曹县、定陶,东抵鱼台,绵亘三百余里,因地异名,实一岭也”。《清一统志·济宁州》: “上有莎草,映日如金,故名。”②即金岭。今新疆天山东

  • 都会市

    又名东市。隋大业城 (今陕西西安市) 两大市场之一。在大业城东部。西接平康、宣阳二坊,东连道政、常乐二坊,北邻宜仁坊,南靠安邑坊。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3: 胜业坊 (隋宜仁坊) “次南东市。隋曰

  • 后所

    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后所乡。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后所土百户。集镇名。在浙江省乐清市中东部。属乐成镇。人口 2820。明曾于此设磐石卫后千户所,简作后所。村以此得名。有弹簧、无线电配件、制砖

  • 徐谷

    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汉书·地理志》 宕渠县: “不曹水出东北徐谷,南入灊。”

  • 宽城子

    在今吉林长春市。清道光五年 (1825) 长春厅移治于此。光绪十四年 (1888) 为长春府治。三十一年中日 《北京条约》 订定开为商埠。1913年为长春县治。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 “长春县,土名

  • 双溪岭

    在今福建上杭县北双溪。《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上杭县:双溪岭“在县北四十里。有二小溪环绕其下,与长汀县分界”,故名。

  • 千秋峰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千秋峰“在灵川县东北。独立耸秀,俗呼为文笔峰”。《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千秋峰“下有峡,通大江,亦曰千秋峡。《志》云:千秋峡丛山列拥,亦名笔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