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靴挂

靴挂

源见“脱靴”。谓挽留离任的地方良吏。清毛奇龄《郡太守许公迁宁绍兵巡副使赋赠》诗:“碑横剡上路,靴挂郡东墙。”


猜你喜欢

  • 桂林一枝

    《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桂林一枝”比喻人清贵拔俗,非同一般。科举时代

  •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中( ㄓㄨㄥˋ zhòng ):得当。 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表示治国当量刑适中,不能枉滥。语出《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邢昺疏:“刑罚枉滥,则民蹐地局天,动罹

  • 桑枝不竞

    源见“争桑”。喻边境安宁。《晋书.羊祜杜预传论》:“桑枝不竞,瓜润空惭。”

  • 三言讹虎

    同“三人成虎”。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三言讹虎,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见“三人成虎”。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词语三言讹虎】  成语:三言讹

  • 见兔呼狗

    亦作“见兔放鹰”。见兔而放猎狗去追捕,比喻事犹未晚。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二》:“亡羊而固牢,未为迟;见兔而呼狗,未为晚。”

  • 杖国

    源见“杖家”。代称七十岁。唐上官仪《代刘幽州请致仕表》:“钟漏已殚,齿历云暮。杖国之年斯及,夜行之惧载深。”【词语杖国】   汉语大词典:杖国

  • 池塘丽句

    源见“梦惠连”。指神来之笔的华章佳句。唐武元衡《和李中丞题故将军林亭》:“城郭悲歌日,池塘丽句新。”

  • 六铢衣

    《长阿含经.忉利天品》载:忉利天“衣重六铢”。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四分之一两。其衣极薄且轻。后以“六铢衣”指佛、仙所著之衣。唐宋之问《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 牛毛麟角

    源见“麟角㈡”。喻指学而无成者与稀少可贵的人才。清黄景仁《题汪松溪遗集》:“近世作者何纷纷,牛毛麟角谁能分?”

  • 蕉间得鹿

    源见“蕉鹿梦”。喻指世上得失荣辱无常。宋 赵必?《沁园春.归田作》词:“叹塞翁失马,祸也福也;蕉间得鹿,真欤梦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