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霸陵呵夜

霸陵呵夜

呵(hē苛):大声喝叱。指李广夜间晚回,被县尉呵斥止步,不许通过之事。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北)人。熟练骑射。文帝时,参加反击匈奴贵族攻掠之战争,为郎、武骑常侍。景帝、武帝时,任陇西(今甘肃临洮南)、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等郡太守。因击匈奴,兵少无援被俘,机智脱险归汉,被免官,住蓝田南山(今秦岭终南山)中,与人射猎。有一次夜间带一骑从出,到野外饮酒。回来经过霸陵亭(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霸陵县尉醉酒,呵斥李广止步。李广骑从说:“这是原来的李将军。”县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原来的将军呢!”责令李广住宿在霸陵亭下。此典又作“霸陵醉尉”、“醉尉恼将军”、“逢醉尉”、“夜行触尉”、“灞陵呵夜”、“小尉呵”、“困醉尉”、“醉尉呵”、“醉尉欺李广”。

【出典】:

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2867页:“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霸陵醉尉,侵辱可知;东陵故侯,生平已矣。” 宋·苏辙《书庐山刘宫苑屋壁》:“五马亲来看射虎,不愁醉尉恼将军。” 宋·陆游《排闷》:“复恐灞亭归,邂逅逢醉尉。” 宋·陆游《夜抵葭萌惠照寺》:“夜行触尉那能避,旦过随僧不待招。” 宋·辛弃疾《三山雨中游西湖又和》;“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但记得,灞陵呵夜。” 明·陈子龙《壮游行》:“选人不就太常祝,夜饮不逢小尉呵。” 清·吴兆骞《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陇西将军困醉尉,邯郸才人辱厮养。” 清·黄景仁《寄王东田丈》:“南城耻逐博欢,深夜还遭醉尉呵。” 清·丘逢甲《客邸晚怀》:“醉尉径能欺李广,冷曹应共笑冯唐。”


【典源】 《史记·李将军列传》:“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汉书·李广传》亦载。“霸陵”也作“灞陵”。

【今译】 汉名将李广曾因过失免官,居蓝田南山中,与人射猎。有一次夜间带一骑从出,到野外饮酒。回来经过霸陵亭,霸陵县尉酒醉,呵斥李广止步。李广骑从说:“这是原来的李将军。”县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原来的呢!”责令李广住宿在亭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失势后受到欺凌冷遇; 也用以抒写失势之后的郁闷心情。

【典形】 灞陵呵夜、霸陵醉尉、逢醉尉、困醉尉、欺李广、小尉呵、夜行触尉、醉尉呵、醉尉恼将军、犯夜醉归、轻鞍犯夜、醉尉嗔、灞亭夜、逢灞陵尉、灞陵夜猎、亭逢李广骑、呵止故将军。

【示例】

〔灞陵呵夜〕 宋·辛弃疾《三山雨中游西湖又和》:“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但记得,灞陵呵夜。”

〔霸陵醉尉〕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霸陵醉尉,侵辱可知; 东陵故侯,生平已矣。”

〔逢醉尉〕 宋·陆游《排闷》:“复恐灞亭归,邂逅逢醉尉。”

〔困醉尉〕 清·吴兆骞《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陇西将军困醉尉,邯郸才人辱厮养。”

〔欺李广〕 清· 丘逢甲 《客邸晚怀》:“醉尉径能欺李广,冷曹应共笑冯唐。”

〔小尉呵〕 明 · 陈子龙 《壮游行》:“选人不就太常祝,夜饮不逢小尉呵。”

〔夜行触尉〕 宋·陆游《夜抵葭萌惠照寺》:“夜行触尉那能避,旦过随僧不待招。”

〔醉尉呵〕 清·黄景仁《寄王东田丈》:“南城耻逐博徒欢,深夜还遭醉尉呵。”

〔醉尉恼将军〕 宋·苏辙《书庐山刘��宫苑屋壁》:“五马亲来看射虎, 不愁醉尉恼将军。”


猜你喜欢

  • 柯亭遗韵

    源见“柯亭笛”。指古雅的笛乐。宋周邦彦《月下笛》词:“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 一得之见

    指韩信问计于李左车,李左车提出“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自谦之词。后以此典比喻一点粗浅的见解,常作自谦之词。李左车,秦末谋士。初依附赵王武臣,封广武君。韩信、张耳率兵击赵,李左车建议赵军主将成安君陈馀出

  • 浴凤

    源见“凤凰池”。誉称人任职中书省。唐韩偓《病中初闻复官》诗之二:“曾避暖池将浴凤,却同寒谷乍迁莺。”清唐孙华《南巡扈跸诗》:“当代才华推小宋,年少清池看浴凤。”【词语浴凤】   汉语大词典:浴凤

  • 范羌归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传》附《耿恭传》:“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

  • 求忠出孝

    《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后以“求忠出孝”谓孝子出忠臣。南朝梁元帝《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

  • 属国餐毡

    同“属国吞毡”。宋陆游《雪中作》诗:“属国餐毡真强项,翰林煮茗自风流。”

  • 使臣星

    《后汉书.李郃传》:“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至各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后因称朝廷使者为“使臣星”。唐王维《送邢桂州》诗

  • 气佳白水

    源见“南阳佳气”。指汉光武发祥兴起之迹兆。清 黄鷟来《和困斋喜晤原韵》:“文南赤符多附会,气佳白水讵虚猜?”

  • 金翅擘海

    比喻文辞华丽,气象阔大。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六:“李杜二人,为金翅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李、杜:指李白、杜甫。金翅:金翅雀。擘:分开。郊、岛:指孟郊、贾岛。主谓 金翅,佛经

  • 虫叶成字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昭帝时,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病已,汉宣帝名。后以“虫叶成字”指称谶纬。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于是伎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