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逐莒仆

逐莒仆

左传.文公十八年》:“(莒太子)仆因国人以弑纪公。以其宝玉来奔,纳诸宣王。公命与之邑,……季文子使司寇出诸竟(境)。公问其故。季文子使太史克对曰:‘……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夫莒仆,则其孝敬,则弑君父矣;则其忠信,则窃宝玉矣,其人、则盗贼也,……是以去之。舜举十六相,去四凶,故虞书数舜之功,……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於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庶几免於戾乎!’”

莒太子仆在莒人协助下,杀了他父亲纪公,带上宫中财宝逃到鲁国,并且把财宝献给鲁宣公。宣公很高兴,就下令赐给他一块土地,要求当天要办好。可是季文子却派司寇把太子仆驱逐出境。宣公问为什么这样做,季文子派太史克回答说:‘仆犯了逆弑君父的滔天大罪;又盗窃了国家财宝,在国法上是不可赦免的。如果您要收留他,就成了一个窝藏犯人的不义之君。所以臣才断然把他驱逐出境。古代舜能重用十六位贤人,同时把四凶放逐到边塞地区,所以“虞书”才记载舜的功业。舜建立了二十种大功才成为天子,如今为臣虽然没有得到一位贤人,总算为国家剷除了一个坏人,和舜的功业相比,是二十分之一。虽然不算有功,大概总可以免掉罪过了吧。后以此为为国除害之典。

后汉书.党锢列传.李膺传》:“执法不挠,诛举邪臣,肆之以法,众庶称宜。昔季孙行父亲逆君命,逐出莒仆,於舜之功二十之一。”


猜你喜欢

  • 驽恋栈

    同“驽马恋栈豆”。宋陆游《题舍壁》诗之一:“尚憎驽恋栈,肯羡鹤乘车?”

  • 英才入彀

    同“英雄入彀”。明 叶显祖《鸾鎞记.廷献》:“圣主掌贤日,英才入彀时。”

  • 胯下之辱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同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韩信能受

  • 刘晨与阮肇

    参见:天台山

  •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贫穷的人不学节俭也会节俭,富有的人不学奢侈也会奢侈。 表示环境、习惯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语出唐.马总《意林》卷五引《任子》:“谚云:‘富不学奢而奢,贫不学俭而俭’。人情皆然,唯圣人能节之。”唐.马

  • 悬剑枝

    源见“季札挂剑”。借指亡友墓地。唐崔融《哭蒋詹事俨》诗:“芜漫藏书壁,荒凉悬剑枝。”

  • 锲臂盟

    同“割臂盟”。清 珠泉居士《雪鸿小史补遗》:“姬向与闵某善,有锲臂盟。”

  • 钟鲸

    同“钟鱼”。《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肯信钟鲸吼,休将栈马猜。”【词语钟鲸】   汉语大词典:钟鲸

  • 田衣

    《释氏要览上.法衣田相》载:袈裟亦称“田相衣”。因其多方格形图案,类水田畦畔纵横,故名。后因以“田衣”指袈裟。唐白居易《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诗:“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亦借指僧人。

  • 黄莺别主

    唐 孟启《本事诗.情感》载:唐诗人戎昱,与一官妓情属甚厚。时韩滉欲召妓置籍中,昱不敢留,作歌词赠之,使妓在筵席上歌之。其词曰:“好去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滉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