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送故迎新

送故迎新

原指某地送走旧官,又迎来新官。王嘉字公仲,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汉哀帝时任御史大夫,后为丞相。王嘉为人刚直严毅,威望很高,哀帝很敬重他。汉哀帝初即位,想要匡正成帝时政治上的弊病,在政治措施上变动很多。王嘉上疏劝谏说:孝文帝时,二千石俸禄以上的官员都能安居官位,保持政局的稳定。后来政事变化太多,公卿以下官员频繁变动更迭,朝廷由司隶和刺史监督举劾各级官吏的大小错误,使不少官员数月间就撤换一次,刚送走旧官,又迎接新官。去职的旧官和赴任的新官在路上常会遇上,交错而行。使官吏们拘谨求安,惟恐遭贬获罪,只图苟全,营私的人更加普遍。后以“送故迎新”为典,言人与事的迎送更迭,又作“送旧迎新”。

【出典】:

汉书》卷86《王嘉传》3488、3490页:“王嘉字公仲,平陵人也。”“征入为大鸿胪,徙京兆尹,迁御史大夫。建平三年(前4年)代平当为丞相,封新甫侯,加食邑千一百户。嘉为人刚直严毅有威重,上甚敬之。哀帝初立,欲匡成帝之政,多所变动,嘉上疏曰:‘……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在苟且之意。其后稍稍变易,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察过悉劾,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

【例句】:

宋·徐铉《除夜》:“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期。”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7:“黄尘四起,骑牛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香山居士》:“余观宋景文公《守岁诗》云:‘迎新送故只如此,且尽灯前婪尾杯。’” 宋·杨万里《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送旧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两年间。” 宋·普济《五灯会元·石霜宗鉴禅师》:“上堂曰:‘送旧年,迎新岁,动用不离光影内。’”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迎新,宁甘一死,决不情愿。”


并列 送走旧的,迎来新的。①指送旧官,迎新官。《汉书·王嘉传》:“吏或居官数月而退,~,交错道路。”②指送旧岁,迎新岁。宋·徐铉《除夜》:“寒灯耿耿漏迟迟,~了不欺。”③指妓女生涯。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朝为秦雨,暮为楚云,~,此章台之恒事也。”△常用于描述新旧替代之人事。”→吐故纳新 寒来暑往 ↔一去不返。也作“送旧迎新”、“迎新送故”、“迎新送旧”。


【词语送故迎新】  成语:送故迎新汉语词典:送故迎新

猜你喜欢

  • 燕禖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郑玄注:“玄鸟,燕也。燕以施生时来,巢人堂宇而孚乳……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变媒

  • 钟郝

    晋代司徒王浑的妻子钟氏和王浑弟王湛妻子郝( ㄏㄠˇ hǎo 好)氏,都有好品行。后世遂用“钟郝”指代贤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司徒妇钟氏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钟、郝为娣姒,雅

  • 臭皮囊

    《太上纯阳真君了三得一经》:“竟将五官六腑败坏于臭皮囊之中。”臭皮囊也作臭皮袋,佛家用指人的躯壳。《西游记》第二三回:“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宋.刘克庄《后村集》四八《寓言》诗:“赤肉团终

  • 杀生与夺

    《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杀:杀戮;生:生存;与:给予;夺:剥夺。后以“杀生与夺”喻指生死赏罚的大权。夏衍《包身工》:“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

  • 相见恨晚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后因以“相见恨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花城》1981年增刊4期:“吴非发现,逗趣地:‘怎么样,黎小姐,有没有相

  • 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毛嫱:古代美女名,传说为越王嬖妾。鄣:同“障”,遮蔽。袂( ㄇㄟˋ mèi ):衣袖。程式:比拟,效法。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 毛嫱西施见了她,也要用袖子遮住脸,感到不配和她相比呢。 形容女子美

  • 美锦

    源见“操刀伤锦”。喻国家政事。《南齐书.张岱传》:“太祖欲以恕为晋陵郡,岱曰:‘恕未闲从政,美锦不宜滥裁。’”

  • 换字鹅归

    源见“换鹅书”。借指文人读书、写字的闲情逸趣。宋柴望《齐天乐.戊申百五王野处酌别》词:“十年何所事,幽愫历历。换字鹅归,看梅鹤去,回首征衫泪渍。”

  • 昆明池

    汉武帝想派使臣通身毒(印度的古译名)国,被越隽、昆明(位于今云南省)二国所阻挡。当地有方圆300里的滇池(又名昆明湖)。武帝想要攻打这两个西南夷国,就必须训练水军。元狩三年(前120年),武帝调集有罪

  • 夫负妻戴

    同“负戴”。清钱谦益《效坡公上巳作》诗:“夫负妻戴良可师,鹭侣鸥盟终不改。”并列 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语本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