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诒燕”。谓留传给子孙后代。唐司空图《成均讽》:“清庙严禋,肃和鸣而侑飨;紫坛殷荐,受繁祉以贻孙。”【词语贻孙】 汉语大词典:贻孙
同“千头木奴”。元 赵孟?《次韵庞夷简礼部》:“玉友一尊为老伴,木奴千树当侯封。”
自己招致灾祸。《书.太甲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违:避;逭( ㄏㄨㄢˋ huàn 奂):逃。《孟子.公孙丑上》:“自作孽,不可活。”主谓 孽,罪恶。自己造成的罪恶与灾祸。语出《尚
莞( ㄨㄢˇ wǎn )尔:微笑的样子。 意即微微一笑。语出《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唐.杨炯《群官寻杨隐居诗序》:“忽乎将行,指林壑而非远;莞尔而笑,览烟霞而在瞩。
同“思归张翰”。清朱彝尊《斑鱼三十韵》:“设脍姜侯曾,思鲈张翰独。”
《三国志.蜀书.王平传》:“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进位讨冠将军,封亭侯。……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三国蜀镇北大将军王平,所识不过十字,但因战功
源见“吹毛求疵”。谓刻意挑剔毛病。宋苏辙《李谏议谢二府启》:“虽循省之无瑕,顾吹求之已密。”《明史.李士柔传》:“诰敕用宝,岁有常期,未有十年后用宝进呈,吹求当制者也。”亦用为审察的谦词。清王鹏运《彊
《后汉书.刘隆传》:“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对曰:‘河南帝城,
见“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词语人贵知心】 成语:人贵知心汉语大词典:人贵知心
源见“窃?”。称人受诬蒙冤。清唐孙华《哭姜编修西溟》诗:“比邻窃斧真无罪,同舍持金别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