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轼蛙

轼蛙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越王虑(谋)伐吴,欲人之轻死(想使战士勇敢不怕死)也,出见怒蛙(指瞪目鼓腹如怀怒气的蛙),乃为之式(式,同轼,轼本是古代车前的横木,此指凭俯车前横木以示敬意)。从者曰:‘奚敬于此?’王曰:‘为其有气(指勇气)故也。’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馀人。”

另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之有勇者乎?’是岁,人有自刭死以其头献者(指自割颈死,使家人献头)。”此事又见东汉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勾践一次乘车外出,看见路旁有一蛙张目鼓腹,为了表示对勇敢赴死精神的尊重与提倡,越王凭轼对蛙恭敬致礼。这件事对越国兵士,果然产生了鼓舞作用,许多人都为了兴越伐吴而英勇赴敌。后以“轼蛙”、“怒蛙”用为教育部属鼓舞士气征求勇士的典故。《抱朴子.广譬》:“是以晋文回轮于勇虫(勇虫,指以臂挡车的螳螂,《韩诗外传》作“齐庄公”)而壮士云赴,勾践曲躬于怒蛙而戍卒轻死。”三国魏曹植《矫志》诗:“越王轼蛙,国以死献(指越国人以死相献,奋勇杀敌)。”


【词语轼蛙】   汉语词典:轼蛙

猜你喜欢

  • 抱刺于怀

    源见“祢衡怀刺”。谓准备求人引荐。《聊斋志异.叶生》:“抱刺于怀,三年灭字;侧身以望,四海无家。”

  • 疑冢

    元.陶宗仪《辍耕录》:“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魏曹操死后,怕人掘其墓,故作疑冢七十二。后因以咏墓地,或指曹操墓地。清.计东《邺城吊谢茂秦山人》:“生欲移家辞白雪,殁随疑冢对青枫。”清.陆次云《疑

  • 先茅之县

    《左传.僖公三三年》:“文公以为下军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曰:‘举郤缺,子之功也。’……”晋文公采纳胥臣的建议,虽郤缺父亲有罪,而仍重用郤缺,任命他为下军

  • 羊公碑

    源见“堕泪碑”。指襄阳百姓树立在岘山的羊祜纪念碑。多用以颂扬官吏的惠政。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词语羊公碑】   汉语大词典:羊公碑

  • 唱百年歌

    《新五代史.唐庄宗纪》:“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冈,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辞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

  • 当局者迷,旁观者审

    身当其事的人往往分辨不清事实的真相,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新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旁观必审。”“旁观必审”今多作“旁观者清”。亦作“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形容为官清正,公平选拔人才。公元前570年,晋国大夫祁奚要求退休,晋悼公向他征求意见,由谁接替他的职务。他先推荐解狐,原是他的一个仇人。晋侯将任命时,解狐却死了。晋侯只好再次要求祁奚推荐人,他又推荐了

  • 敝裘

    源见“季子貂敝”。谓奔波劳碌以致衣服破败,生活困顿。唐李白《赠友人》诗之三:“敝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词语敝裘】   汉语大词典:敝裘

  • 钟大理

    《三国志.魏书.钟繇传》:“魏国初建,为大理,迁相国……文帝继王位,复为大理。”三国魏.钟繇是著名书法家,曾两次任大理,故称他为钟大理。后用为称美书法家或法官之典。唐.韩翃《送夏侯侍郎》:“翰墨已齐钟

  • 井井有理

    形容整齐,有条有理。语本《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偏正 形容处事条理分明,清楚整齐。语本《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宋·陈亮《与周立义参政书》:“若置之繁难之地,必能随机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