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解语花

解语花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怎)如我解语花!’”

唐明皇所谓“解语花”,是说花虽美丽,但不“解语”;美人貌如花,自然是胜于花的。后因用以比喻美人。

元曲选》乔孟符《金钱记》第一折:“他是一片生香玉,他是一枝解语花。”《聊斋志异.婴宁》:“窃闻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则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


偏正 能理解人语的花朵。比喻跟花一样美丽漂亮的女子。元·乔孟符《金钱记》1折:“他是一片生香玉,他是一枝~。”△褒义。多用于指美丽漂亮而又善解人意的女子。


【典源】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今译】 唐玄宗时,一年秋季,大明宫太液池中千叶莲花盛开,玄宗与贵戚在池边宴饮观赏,众人对白莲称羡不已,玄宗则手指杨贵妃说:“哪如我身边这会说话的花?”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美貌女子。

【典形】 宝花解语、花解语、花枝解语、解语、解语花。

【示例】

〔宝花解语〕 元·张养浩《朝天子·携美姬湖上》:“宝花解语不胜情,翠袖金波莹。”

〔花解语〕 唐·韦庄《清平乐》之三:“云解有情花解语, ��地绣罗金缕。”

〔花枝解语〕 元·关汉卿《沉醉东风》:“面比花枝解语,眉横柳叶长疏。”

〔解语〕宋·辛弃疾《杏花天·嘲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一个西施也得。”

〔解语花〕 宋·苏轼《次韵正辅表兄》:“我观解语花,粉色如黄土。”


【词语解语花】  成语:解语花汉语词典:解语花

猜你喜欢

  • 广州泉

    源见“酌贪泉”。指贪泉。宋范仲淹《酬和黄太傅》诗:“酌以广州泉,不易伯夷志。”【词语广州泉】   汉语大词典:广州泉

  • 妆点

    南朝陈后主《三妇艳诗》:“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点:本指用胭脂、檀粉等点面颊或嘴唇。妆点,指妇女的梳妆修饰。后人也称掩饰、夸大为“妆点”。【词语妆点】   汉语大词典:妆点

  • 管埋舜祠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六《声音》:“昔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笙,白玉管。知古以玉为管,后乃易之以竹耳。”后汉章帝时,曾在舜祠下发现白玉的笙,乃知古以玉制笙,后才用竹制造。后遂用为古乐失传

  • 嵇吕好

    同“嵇吕心期”。唐褚亮《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风期嵇 吕好,存殁范 张亲。”

  • 云霓待

    源见“大旱望云”。指渴望。清洪昇《长生殿.剿寇》:“两都早慰云霓待,九庙重瞻日月开,复立皇唐亿万载。”徐朔方校注:“云霓待,‘若大旱之望云霓’,表示渴望。”【词语云霓待】   汉语大词典:云霓待

  • 吹笙伊洛

    源见“王乔控鹤”。用写神仙风度。唐 鲍容《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诗:“好见吹笙伊 洛上,紫烟丹凤亦相随。”

  • 刀头梦

    源见“大刀头”。指回归的念头。明张煌言《得家信有感》诗之一:“天涯已有刀头梦,恰是巫山化石时。”同“刀州梦”。宋刘将孙《摸鱼儿.用前韵调敬德》词:“甚平生、风流谢客,刀头梦送酸楚。”

  • 道边苦李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道边苦李”喻无用之物,弃置之才。宋

  • 登高落帽

    源见“孟嘉落帽”。咏名士重阳游赏,风流洒脱。元许有壬《摸鱼子.次明初为寿韵》词:“譊譊醉语,道咫尺重阳,登高落帽,休竞汨罗渡。”

  • 如之何勿思

    如之何:即“如何”,犹言“怎么”。勿:不。 怎么不想念!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思念深切。语出《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明.谭元春《哭徐乾之文》:“吾弟云:‘无论乾之他事,即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