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在魏阙”。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心瞻魏阙常意悬,游鱼恋饵吞线。”见“心在魏阙”。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常意悬,游鱼恋饵吞线。”【词语心瞻魏阙】 成语:心瞻魏阙汉语大词典:心
同“昆明灰”。清 丘逢甲《答台中友人》诗:“归来谁与话酸辛,满目茫茫劫后尘。”
做事适宜就叫做“义”。语出《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孔颖达疏:“宜谓遇事得宜。”《淮南子.齐俗训》:“义者,宜也。昔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汉书.公孙弘传》:“弘对曰:‘臣闻
同“遗簪堕珥”。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十七出:“清晓,侍婢不惜千金,相呼斗百草。遗珥堕簪,蹙着秋千,不禁笑语声高。”见“遗簪堕珥”。宋·无名氏《张协状元》17出:“~,蹙着秋千,不禁笑语声高。”【词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今浙江嵊县),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
同“同时瑜亮”。清王士禛《〈古诗选〉凡例》:“北周寥寥,廑得子渊、子山,二人之才,一时瑜 亮。”
源见“莼羹鲈脍”。谓能及时辞官归隐。唐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诗:“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同“散花天女”。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维摩方丈傍无边,个中无碍散花天。”
同“高山流水”。宋王安石《伯牙》诗:“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自知。”宋辛弃疾《谒金门.和廓之五月雪楼小集韵》词:“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清方文《得梅朗三凶问因寄麻孟璿沈景山》诗:“流水高山
《吕氏春秋.期贤》:“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后因以“轼闾”谓向有德者致敬。唐黄滔《祭南海南平王文》:“上榻则阮瑀,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