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乃。遄( ㄔㄨㄢˊ chuán ):迅速。 原意是很快回到镐京。 后泛指迅速归去。语出《诗.大雅.烝民》:“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宋.陆九渊《送宜黄何尉序》:“东阳何君坦尉宜黄,与其令臧氏
源见“毛义捧檄”。指出仕取俸孝亲之心。明吴廷翰《送陈邦直教临海》诗:“韦氏传经业,毛生捧檄心。”
同“然犀角”。清严绳孙《烟雨渡江》诗:“我欲然犀照幽渚,梦魂犹自怯潺湲。”黄人《〈小说林〉发刊词》:“或墨驱尻马,贡殊域之瓌闻;或笔代然犀,影拓都之现状。”【词语然犀】 汉语大词典:然犀
源见“梦惠连”。泛指名篇佳句。宋 陈三聘《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词:“三杯淡酒,玉腴蔬嫩,青缕堆盘。细写池塘诗梦,玉人剪做春幡。”
《后汉书.江革传》:“江革字次翁,齐国 临淄人也。少失父,独与母居……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侍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后以“江革奉挚”
始终:本指产生和死亡,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死亡。 死亡是万物的最终归宿。语出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生死者,生命之区域。”唐.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并序》:“然而始终者,万物
同“坦腹东床”。《太平广记》卷二〇二引五代 范资《玉堂闲话.陈琡》:“同院有小计姓武,亦元衡相国之后,盖汾阳之坦床也。”【词语坦床】 汉语大词典:坦床
桑葚:桑树之果实。比喻为官清廉,不取民间一财一物。出自隋赵轨事迹。赵轨,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生卒年代不详。幼年时生活清苦,但刻苦好学,注意品德修养。北周时曾任卫州治中,杨坚建立隋朝后转齐州别
源见“荆玉抵鹊”。喻物多则贱。宋陆游《三山卜居作诗以示后人》之二:“荆山之下玉抵鹊,两京春荠论斤卖。”亦喻指肆意挥霍。宋陆游《遣兴》诗:“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词语玉抵鹊】 汉语大词
源见“宁戚饭牛”。借指贤士自求用世。唐罗隐《投礼部郑员外启》:“所以宁戚叩歌,不惟长夜;魏舒对策,近至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