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节旄尽落

节旄尽落

节: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旄(máo毛):古时旗杆头上用旄牛尾作的装饰。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无理扣留。匈奴单于派人多方威胁诱降,都被苏武严辞拒绝。匈奴把他押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的荒原上放牧公羊,说:只有公羊生下羊羔,才让苏武返回汉朝。匈奴不供应他口粮,苏武只得掘田鼠,取草籽充饥。苏武放牧羊群,仍保持汉使的尊严,他手持汉节,日夜不离手,因年岁长久,汉节上的旄牛尾穗子都脱落了。后以此典歌颂苏武坚贞不屈的气节。

【出典】:

汉书》卷54《苏武传》2463页:“匈奴……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低,公羊),羝郛(用奶喂小羊羔,指产下羊羔)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何无忌传》:“众遂奔败,无忌尚厉声曰:‘取我苏武节来!’节至,乃躬执以督战。” 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唐·王维《陇头吟》:“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唐·鲍溶《壮士行》:“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 唐·李益《塞下曲》:“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执汉节。” 唐·贾岛《巴兴作》:“苏卿持节终还汉,葛相行师自渡泸。”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幽囚苏武节,弃市仲由缨。” 唐·杨凭《边情》:“欲知北海苦辛处,看取节旄余几多?” 宋·苏轼《次韵王郁林》:“汉使节空余皓首,故侯瓜在有颓垣。” 宋·范成大《会同馆》:“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语不?” 宋·刘克庄《沁园春·梦中作梅词》:“便诏书存问,漫招处士,节旄落尽,早屈中郎。” 元·沈禧《南吕一枝花·咏雪景》:“骑驴客冲寒忍冷,牧羊徒守节持旌。” 清·王士正《赵承旨画羊》:“牧羝落尽苏卿节,五字河梁万古愁。”


猜你喜欢

  • 碑生金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八一〇珍宝部九金中引王隐《晋书》曰:“永嘉(晋怀帝司马炽年号)初,陈国项县贾逵(三国时魏襄陵人)石碑中生金。人盗凿取卖,卖已复生。此江东之瑞也。”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五行

  • 黄香扇

    同“黄香扇枕”。唐岑参《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

  • 剪取吴淞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杜甫诗意是:王宰山水画画得极好,很想用快剪刀剪下半幅画来留在身边。后引伸此语用以喻对艺术作品的评论。元.卢挚〔双调.蟾宫曲〕《太初次

  • 苍水使者

    同“苍水使”。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典源】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

  • 陵土未干

    陵墓上的泥土尚未于燥,意谓君死不久。《晋书.宣帝纪》:“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如此!”【词语陵土未干】  成语:陵土未干汉语大词典:陵土未干

  • 咬钉嚼铁

    比喻刚强不屈的性格。《水浒传》第九回:“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并列 ①比喻意志坚定。《水浒传》9回:“来往的,尽是~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②谓一口咬定,决不反悔。《

  • 垂云翼

    同“垂天翼”。唐独孤绶《北溟有鱼赋》:“刺天之鬐拂日,垂云之翼从风。”

  • 伊籍一拜

    《三国志.蜀书.伊籍传》:“伊籍字机伯,山阳人。少依邑人镇南将军刘表。表卒,遂随先主南渡江,……为左将军从事中郎。……遣东使于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籍即对曰

  • 不厌糟糠

    不厌:吃不饱。厌:通“餍”,饱。糟:酒渣。糠:米皮。糟糠: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此典指颜渊贫困,连酒糟、米糠等粗劣之食物都吃不饱。颜渊(前521年——前490年),名回,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今山东西南

  • 寒郊瘦岛

    同“郊寒岛瘦”。明徐渭《次夕降抟雪》诗:“红袖共斟将共若,锦囊须佩却须奚。寒郊瘦岛吟成蛰,暖肉肥肌屏作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