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籧篨戚施

籧篨戚施

诗经.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旧说,卫宣公为其子伋聚妻于齐,而闻其女美欲自娶,乃作新台于河上而求之。国人厌恶此种行为,而作此诗来讽刺卫宣公。意思是说,齐女本求与伋为燕婉之好,而反得了宣公这样的丑恶之人。籧篨,音qúchú,本是粗竹席,此指如竹席那样不能俯身的丑人。戚施,驼背的丑人。“籧篨戚施”,两种丑陋的疾病,也借指长得丑陋的人。

淮南子.修务训》:“籧篨戚施,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北史.阳固传》:“籧篨戚施,邪媚是钦。”


猜你喜欢

  • 孟子邻

    源见“孟母择邻”。喻指识书达礼的人家,多用为称美邻居之典。唐张九龄《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 及亲三釜

    《庄子.寓言》:“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jì及也),吾心悲。’”釜,量器,一釜为六斗四升。三釜,是古代下级官吏的俸禄数量。曾子认为,及时养亲这一点很重要,不要

  • 别风淮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傅毅制诔,已用‘淮

  • 鸿爪雪泥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以“鸿爪雪泥”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清袁枚《答何献葵明府书》:“追忆当年留宿,或提灯而采荷叶,或曳足而仰星

  • 记名

    同“记姓名”。清归庄《阙题》诗:“记名非项籍,惜日是陶公。”【词语记名】   汉语大词典:记名

  • 措大官

    寒酸的官吏。《九国志》:“蜀王宗铢,授司户参军,问吏曰:‘参军何官?服何衣?’曰:‘下州判司,绿衫槐笏而已。’宗铢大笑绝倒,曰:‘若要头便斩去,何能作措大官耶!’”

  • 别有天地非人间

    形容景物幽美,如同仙境。语出唐.李白《山中问答》:“问予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明.张岱《快园记》:“如入瑯嬛福地,痴龙护门,人迹罕到,大父称之谓别有天地非人间也

  • 文子同升

    《论语.问宪》:“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后以“文子同升”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清李渔《奈何天.助边》:“你回去对家主说,倘若边疆告捷,海宇承平,一定要叙功

  • 战战慄慄,日慎一日

    战战慄慄:形容极其恐惧的样子。慄慄,也作“栗栗”。日慎一日:一天比一天谨慎。 表示言行谨慎,翼翼小心。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引《尧戒》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蹪于垤。’”《战国策.秦

  • 针尖对麦芒

    主谓针的尖对着麦穗上的芒刺。比喻双方的尖锐对立。[例]两人都是火爆性情,凑到一块,意见不同,便是~。△多用于描写对立方面。→针锋相对 ↔针芥相投【词语针尖对麦芒】  成语:针尖对麦芒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