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狐听之声

狐听之声

源见“听冰”。指冰下流水之声。唐林滋《阳冰赋》:“别浦宵凝,狐听之声乍绝;回汀晓合,虫疑之质俄生。”


偏正 指冰下水流的声音。语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唐·林滋《阳冰赋》:“别浦宵凝,~乍绝。”△多用于形容声音。


【词语狐听之声】  成语:狐听之声汉语词典:狐听之声

猜你喜欢

  • 任公

    同“任公子”。唐李白《大鹏赋》:“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词语任公】   汉语大词典:任公

  • 千林橘

    同“千头木奴”。元冯子振《题钮楚士隐居》诗:“亦有千林橘,柯叶霜不改。”

  • 长康

    源见“长康三绝”。指晋顾恺之,亦泛指书画家。宋苏辙《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琮学士》:“欲锁空厨付长康,恐君讥我不与取。”【词语长康】   汉语大词典:长康

  • 焚鱼

    源见“白鱼入舟”。为开国君主受命之典。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赞》:“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哉!”【词语焚鱼】   汉语大词典:焚鱼

  • 身体力行

    亲身体验,尽力实行的意思。《淮南子.汜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高诱注:“体:行。”《礼记.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身:亲身。体:体验。力:尽力。并列 体,体验。力

  • 馀火

    源见“授衣”。夏历七月之后,大火星的位置逐渐西降,知暑尽秋至。后因称西降的大火星为“馀火”。南朝 梁沈约《梁甫吟》:“寒光稍眇眇,秋寒日沉沉。高窗仄馀火,倾河驾腾参。”

  • 靡草

    源见“风行草偃”。谓草木顺风而倒。喻庶民顺从君上的教化。汉桓宽《盐铁论.疾贪》:“上之化下,若风之靡草,无不从教。”【词语靡草】   汉语大词典:靡草

  • 醉倒山翁

    同“醉倒山公”。宋周邦彦《齐天乐.秋思》词:“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 百感交集

    见“百端交集”条。见“百端交集”。张贤亮《小说中国》:“在纪念活动中群众~,此类议论形形色色。”→浮想联翩 ↔无动于衷【词语百感交集】  成语:百感交集汉语大词典:百感交集

  • 颖脱锥

    源见“毛遂自荐”。喻显露才华端倪的人。唐 周昙《春秋战国门.毛遂》诗:“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