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膏止火

投膏止火

膏:油脂。用油浇火。比喻举措不当,适得其反。出自五代时后唐大臣安重诲的事迹。安重诲(?-931年)应州(今山西应县)人。少年时便跟随后唐明宗做事。明宗即帝位后,为兵部尚书,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后又升任侍中兼中书令。他自以是佐命功臣,恃功骄傲,独断专行。虽然做过一些尽忠补益之事,却也做出不少无法弥补的错误决断:如听信韩玫的谮言而反对接受钱镠(liú流)称臣;怀疑李从珂(kē苛)谋反,便指使其手下将领杨彦温将其拒之于城外,后又派人杀掉彦温以灭口;不信任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和东川节度使董璋,屡派亲信将精兵入川监视他们,最终导致二人的反叛,等等。结果导致四方骚动,师旅并兴,正如投膏止火,适得其反。后被唐明宗所杀。

【出典】:

新五代史》卷24《唐臣传第十二·安重诲传》253页:“重诲既以天下为己任,遂欲内为社稷之计,而外制诸侯之强。然其轻信韩玫之谮,而绝钱镠之臣;徒陷彦温于死,而不能去潞王之患;李严一出而知祥贰,仁矩未至而董璋叛;四方骚动,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此所谓独见之虑,祸衅所生也。”


连动 膏,油。止,灭。浇油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措施不当,结果适得其反。《新五代史·安重海传》:“四方骚动,师旅并兴,如~,适足速之。”△多用于行为方面。→负薪救火 以水救水↔抽薪止沸


【词语投膏止火】  成语:投膏止火汉语词典:投膏止火

猜你喜欢

  • 十里珠帘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晋代王嘉《拾遗记》卷九:“石虎于太极殿前起楼,高四十丈,结珠为帘,垂五色玉珮,风至铿锵,和鸣清雅。”唐代杜牧《赠别》:“娉娉袅袅

  • 金戈铁马

    金戈:兵器的总称;铁马:战马。形容军队的威武雄壮。出自唐末李袭吉之文。李袭吉事迹参见“雁逝鱼沉”条。天复年间(901-904年)李袭吉曾代李克用写信给朱温。信中写道:“本来我与你是关系很密切的朋友,后

  • 郢中篇

    同“郢中曲”。唐李群玉《送友人之峡》诗:“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词语郢中篇】   汉语大词典:郢中篇

  • 高阁置

    源见“束之高阁”。谓弃置不用。清黄遵宪《三哀诗.袁爽秋京卿》:“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 射工含沙

    同“含沙射影”。宋黄庭坚《演雅》诗:“天蝼伏隙录人语,射工含沙须影过。”清尤侗《周栎园司农席上赋赠》诗:“盛名所集谤亦起,射工含沙应龙囚。”

  • 悔其少作

    作家对他年轻时发表的作品感到懊悔。语出三国.魏.杨修《答临淄侯笺》:“修家子云,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鲁迅《集外集.序言》:“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

  • 貉一丘

    源见“一丘之貉”。喻彼此相同,没什么区别。宋苏轼《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词语貉一丘】   汉语大词典:貉一丘

  • 烧猪

    宋.苏轼《戏答佛印》诗:“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竹坡诗话》云:“东坡喜食烧猪,佛印住金山寺,每烧猪以待其来。一日,为人窃食,东坡戏作小诗。”后以“烧猪”谓款待好友之典。元.马致远《岳阳楼

  • 连理分枝

    源见“相思树”。比喻夫妻分离。宋孙光宪《清平乐》词:“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并列 连着的树枝又长出了分枝。比喻夫妻离散。宋·孙光宪《清平乐》:“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

  • 求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诗以鸟与鸟的相求比人和人的相友。后用以喻求援之典。宋.范成大《咏河市歌者》:“岂是从容唱《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