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唆,诱导。冶:过分的打扮。 对财物保管不慎,无异于引诱偷盗;过分的装饰打扮,无异于引诱淫行。 意谓祸由自招。语出《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若慢藏财物,守掌不谨,则教诲于盗者,使来取此物;女子妖冶其容,身不精悫,是教诲淫者,使来淫己也。”明.周清源《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惹得人起贪图之念,连性命也都送在他手里,所以道: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王孺人离合团鱼梦》:“这段离而复合之事,一则是卖饼妻子貌美,又近了王府,终日在门前卖俏,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合该有此变故。”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也单引 ① 〔慢藏诲盗〕。《旧五代史.晋书.桑维翰传》:“即今主帅赴阙,军府无人,臣窃思慢藏诲盗之言,恐非勇夫重闭之意,愿回深虑,免起奸谋。”《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自古道:‘慢藏诲盗’,只为这三十万钱带来带去,露了小人眼目,惹起贪心,就结伙做出这事来。”


其他 慢藏,懒于收藏财物。诲,教唆,诱导。冶,过分的打扮。本指财物收藏不好,等于引诱人来偷盗,打扮过分妖艳,就等于引诱人的淫行。今比喻自招祸害。《易经·系辞上》:“~。”明·周清源《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惹得人起贪图之恋,连性命也都送在他手里,所以道:‘~。’”△用于比喻人的言行举止。→咎由自取。也作“慢藏诲盗”。


【词语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成语: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猜你喜欢

  • 乔诘

    意有不平。《庄子.在宥》:“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卓鸷:行有不平。盗跖:战国初农民起义领袖,名跖,旧时冠以污蔑性的“盗”字。曾、史:曾参(孔子弟子)和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

  • 孔悝铭

    《礼记.祭统》:“故卫孔悝之鼎铭曰:‘六月丁亥,公假于太庙。公曰:“叔舅,乃祖庄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官于宗周,奔走无射,启右献公,献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乃考文叔,兴旧耆欲,作率

  • 逢蒙弓箭

    《孟子.离娄下》:“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古代有逢蒙,把师父羿的射箭本领都学会了。后来唐代用射箭中的喻科举中第(谐音)。遂用为中第之典。唐.张贲《奉和袭美醉中即席见赠次

  • 有教无类

    意即不分贵贱贤愚,也不分地区族类,所有人都可以作为教育对象。这是孔子的教育口号。他说,对于前来求学者,只要交纳学费,是没有贵贱贤愚、地区种族的区别的。【出典】:《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 平津东阁

    同“平津阁”。唐韩翃《题苏许公林亭》诗:“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

  • 箕山之风

    源见“箕山之节”。指隐士的风范。清王晫《今世说.雅量》注:“〔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谪状,躬耕自乐,洒然有箕山之风。”偏正 隐士超脱闲雅的风范。清·王晫《今世说·雅量》:“(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

  • 三百青钱

    《全唐诗》二一七杜甫《逼仄行赠毕曜》:“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原注:“建中三年,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唐朝诗人杜甫在一首题为《逼仄行赠毕曜》的诗中,曾邀相就共饮,有“恰有三百青铜钱”之语

  • 独笑

    《三国志.蜀书.谯周传》:“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也。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谯周喜爱读古书,家中生活贫困,但他从不过问,只顾埋首读书,有

  • 恭姜

    源见“柏舟”。泛指誓不再嫁的寡妇。晋潘岳《寡妇赋》:“蹈恭姜兮明誓,咏《柏舟》兮清歌。”清叶廷琯《吹网录.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事夫执敬,有类于恭姜。”【词语恭姜】   汉语大词典:恭姜

  • 铁板

    同“铁板铜琶”。叶玉森《水调歌头》词:“莫诵《哀江南赋》,且唱‘大江东去’,铁板为君持。”【词语铁板】   汉语大词典: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