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惺惺相惜

惺惺相惜

同“惺惺惜惺惺”。柳残阳《断肠花》第三四章:“当然,这是双方的互相倾慕,惺惺相惜,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缘份呢!”


见“惺惺惜惺惺”。柳残阳《断肠花》34章:“当然,这是双方的互相倾慕,~,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缘份呢!”蒙永丽《神之恶》:“也许因为大家同样都是闯空门的同志,所以有点~吧。”


聪明人怜爱聪明人谓之 “惺惺相惜”。一般指性格相近、兴趣相投、才能相当者,彼此的爱惜。

“惜”,为爱惜、怜惜。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惜,怜也、爱也。”

为什么是 “惺惺”相惜呢?

“惺”,《广韵》云 “惺憁,了慧也。”“惺”为 “憁慧”,谓聪慧之人。故 “惺惺相惜”言聪慧人相互怜惜。

惺惺相惜”一作 “惺惺惜惺惺”。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 “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水浒传》第十九回: “林冲道:‘先生差矣! 古人有言: 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此语异于 “同病相怜”。


【词语惺惺相惜】  成语:惺惺相惜汉语词典:惺惺相惜

猜你喜欢

  • 一行作吏

    《文选》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三国魏时,山涛迁官后,曾举荐嵇康代任其原职,受到拒绝。嵇

  • 梧庭凤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第八章:“黄帝即位,施惠承天,……未见凤凰,惟思其象。……于是黄帝乃致斋于中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园,集帝梧桐,食

  • 千岁鹤归

    源见“辽东鹤”。指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唐杜牧《八月十二日题四句韵》:“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词语千岁鹤归】  成语:千岁鹤归汉语大词典:千岁鹤归

  • 驷马仰秣

    同“六马仰秣”。《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高诱注:“仰秣,仰头吹吐,谓马笑也。”清方履篯《拟嵇叔夜〈琴赋〉》:“驷马仰秣,游鱼叠浪。”主谓 秣,饲料。驾车的马驻

  • 三寸金莲

    源见“金莲步”。旧时称妇女缠过的小脚。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名最小之足者,则曰三寸金莲。”郭沫若《黑猫》:“我自己在心里叫了一声,因为那只下了轿的尊脚才是一朵三寸金莲。”【词语三寸金莲】  成语

  • 炙手可热

    热得烫手,又作“炙手而热”。比喻权贵气焰之盛。见唐崔铉之事迹。崔铉,字台硕,生卒年月不详,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人。进士出身。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拜宰相。后因与李德裕有隙,罢为陕虢(guó国)观

  • 乱无象

    《左传.襄公九年》:“国乱无象,不可知也。”孔颖达疏:“象谓妖祥有所象似以戒人也。国若无道,灾变亦殊,既无所象,故不可知也。”后指国家混乱无道为“乱无象”。汉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 陆海潘江

    《晋书.潘岳传赞》:“机文喻海,岳藻如江。”钟嵘《诗品》卷上:“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后常以此称誉人文才渊博。唐.刘禹锡《

  • 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钟:汇集,专注。 感情专注,正是我们这些人。 后常指年轻人富于感情,当及时行乐。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

  • 冰媒

    同“冰人”。明汤显祖《紫箫记.纳聘》:“待十郎过了门,重开凤烛宴冰媒。”【词语冰媒】   汉语大词典: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