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悬河泻水

悬河泻水

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王衍)云:‘郭子玄(郭象字子玄,河南人,少有才理,喜好老庄,崇尚清谈,)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九十八“谈讲”“悬河泻水”注引晋.裴启《语林》:“王太尉(王衍)问孙兴公(孙绰)曰:‘郭象何如人?’答曰:‘其辞清雅,奕奕(光彩闪动)有余,吐章陈文,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此事又见《晋书.郭象传》。

晋人郭象能言善辩,说起话来如悬水泻水,滔滔不绝。后因以“悬河泻水”或“口若悬河”比喻说话、写文章流畅奔放。《旧唐书.杨炯传》:“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主谓 悬河,形容瀑布。泻水,水向下急流。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形容说话滔滔不绝。也比喻辞气奔放。《晋书·郭象传》:“听象语,如~,注而不竭。”△多用于描写说话或文辞。也作“悬河注水”。


【词语悬河泻水】  成语:悬河泻水汉语词典:悬河泻水

猜你喜欢

  • 王阳叹

    源见“王尊叱驭”。指畏险途之叹。唐陈子昂《送魏兵曹使嶲州得登字》诗:“勿以王阳叹,迢递畏崚嶒。”

  • 根牢蒂固

    根基牢固。《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见“深根固柢”。《醒世姻缘传》90回:“把麦根培植得~。”【词语根牢蒂固】  成语:根牢蒂固汉语大词典:根牢蒂固

  • 湘筠斑

    同“湘妃竹”。元汪克宽《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诗:“娥 英泣洒湘筠斑,迁客相逢话羁旅。”

  • 钓川

    源见“渭滨垂钓”。比喻以利禄吸引人才。唐司空图《上考功》:“方启钓川之兆,俄缠罢市之悲。”【词语钓川】   汉语大词典:钓川

  • 下车泣罪

    源见“神禹泣罪”。指执政首领自责其失误。《梁书.王僧孺传》:“解网祝禽,下车泣罪。”连动 下车后,见到罪人流泪。表示施政者宽仁。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

  • 内外夹攻

    从内部向外,外部向内同时进攻。出自五代吴越钱镠(liú流)事迹。钱镠(852-932年)字具美,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国的建立者。少时曾贩私盐。唐末投石镜镇将董昌充偏将,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后历

  • 别骓

    源见“虞歌诀别”。慨叹英雄末路,无可奈何。清顾嗣立《宿迁西楚霸王故里》诗:“王霸业成破釜日,英雄泪尽别骓时。”

  • 五星聚

    《史记.天官书》:“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东井,星名,即井宿。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东井主秦地,五星从岁星(木星)聚,象征刘邦受天命而入秦得天下。后用为咏星兆之

  • 匡救弥缝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后以“匡救弥缝”谓纠正错误,弥补阙失。《晋书.良吏传序》:“外虞孔炽,内难方殷,而匡救弥缝,方免倾覆。”并列 纠正错误,弥补缺失

  • 郑五

    同“郑五歇后”。清易本烺《云杜故事》:“予闻之,因理前梦,为诵本诗集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泫然曰:‘公作郑五告之矣!’”【词语郑五】   汉语大词典: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