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后因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瞿秋白《饿乡纪程》:“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本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亦形容事物繁多,应付不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民族主义之教育》:“此读支那之历史,凡野蛮破坏之事业,几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观。”


其他 山阴道,今浙江绍兴市西南郊外一带。风景优美的地方。也指文辞优美,琳琅满目。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王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瞿秋白《饿乡纪程》2:“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本来~。”△褒义。用来赞美来不及欣赏的一切美好事物。→目不暇给 青山绿水 ↔一览无余。也作“山阴道中,应接不暇”,省作“山阴道上”。


【词语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成语: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汉语词典: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猜你喜欢

  • 分风擘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九《庐水》:“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故曹毗咏云:‘分风为贰,擘流为两。’”据《水经注》载称,庐山庙神能

  • 知必言,言必尽

    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明史·列传第67》:“使贤于天下之事~。”【词语知必言,言必尽】  成语:知必言,言必尽

  • 金母

    南朝 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昔汉初,有四五小儿路上画地戏。一儿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所谓金母者,西王母也。”又《云笈七签》卷一一四:“西王母者,九灵 太妙龟山 金母也。”后

  • 闻韶忘味

    《韶(sháo勺)》:虞舜乐名。此典指孔子听到《韶》乐歌颂舜能继尧德之美好,他都忘记吃肉味道。后以此典比喻音乐悦耳,令人忘情;也比喻恭听帝王之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子为古代对男子尊称。他是鲁国

  • 授书黄石

    源见“圯桥进履”。谓得到高人传授的兵法书。柳亚子《哭熊味根烈士》诗:“贯日白虹天黯淡,授书黄石事荒唐。”

  • 衅起萧墙

    见“祸起萧墙”。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时值乱离,~。”【词语衅起萧墙】  成语:衅起萧墙汉语大词典:衅起萧墙

  • 女娲天

    源见“女娲补天”。指天。唐韩琮《兴平县野中得落星石移置县斋》诗:“何时成五色,却上女娲天。”

  • 拾煤

    同“拾尘”。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于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间,于拾煤而知圣贤之可疑。”明陈子龙《复张郡侯书》:“谁兴拾煤之谤,徒受唾天之污。”【词语拾煤】   汉语大词典:拾煤

  • 楚弓

    同“楚人弓”。《周书.武帝纪下》:“朕垂拱岩廊,君临宇县,相邠民于海内,混楚弓于天下,一物失所,有若推沟。”明袁宏道《嘲王以明先生》诗:“君不见床头有心?夷甫,道上无人追楚弓。”【词语楚弓】   汉语

  • 回祝

    同“祝回”。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咸丰庚申,西事孔棘,津门被兵,灵囿曲台付之回 祝。”【词语回祝】   汉语大词典:回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