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鲍鱼:咸鱼。肆:店铺,集市。 好像进入卖咸鱼的集市,时间一长,就闻不出臭味。 比喻人受恶劣环境的影响而逐渐与之同化。语出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宋书.颜延之传》:“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与之变矣。”雷震《新燕语》卷上:“……余初入都,颇觉会味参商,苦出门者累月,后亦安之,殊不觉矣。古人谓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具有至理。”周代《晚晴小集.翼南其人其文其画》:“那时像这类不受题材限制,敢于写真实生活的作品还不多见,‘三突出’、‘高大全’的影响尚未消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许多人对这类题材是不易接受的。”


其他 鲍鱼,咸鱼。肆,店铺。好像进入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它的臭味了。比喻受到不良的环境影响,时间久了就会习以为常。《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亦与之化矣。”※鲍,不读作“bāo”。△多用于感染同化。→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涅而不淄。也作“入鲍忘臭”。


【词语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成语: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猜你喜欢

  • 泣团扇

    源见“班姬咏扇”。谓女子色衰失宠而哀怨。唐李白《惧谗》诗:“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 偷珠

    源见“探骊得珠”。喻涉险探奇。唐元稹《出门行》:“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词语偷珠】   汉语大词典:偷珠

  • 鹿皮翁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鹿皮公》:“鹿皮公者,淄川人也,少为府小吏,才巧举手能成器械。岑山上有神泉,人不能至也。小吏白府君,请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转轮悬阁,意思横生。数十日,梯道四间成。上其巅作祠舍

  • 素冠

    《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序》云:“《素冠》,刺不能三年也。”毛传:“丧礼,子为父,父卒为母,皆三年,时人恩薄礼废,不能行也。”后因以“素冠”为讥刺不能克尽孝道者之典。《晋书.

  • 吴市吹箎

    同“吴市吹箫”。箎,一种类似箫的管乐器。清毛奇龄《青门辞奉呈益都相公书事》诗:“少为吴市吹箎客,老作安丘卖饼人。”

  • 驯海客鸥

    源见“鸥鹭忘机”。形容超尘脱俗、忘身物外。清朱彝尊《寒夜集灯公房听韩七山人弹琴兼送屈五还罗浮》诗:“入海能驯海客鸥,携琴便驾琴高鲤。”

  • 王恭氅

    同“王恭鹤氅”。宋苏轼《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曹子方作诗四韵仆和之》:“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户。”【词语王恭氅】   汉语大词典:王恭氅

  • 目珠

    《北史.倭国传》:“有如意宝珠,其色青,大如鸡卵,夜则有光,云鱼眼睛也。”目珠,指鱼之目是为夜有光明的宝珠,称如意珠。唐.韩愈《叉鱼招张功曹》:“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词语目珠】   汉语大词典

  • 天飞

    源见“九五飞龙”。比喻升居高位,贵显得志。南朝 宋鲍照《〈河清颂〉序》:“圣上天飞践极,迄兹二十有四载。”南朝 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臣早奉龙潜,与贾 马而入室;晚属天飞,比严 徐而待诏。亦指

  • 芳兰竟体

    芳兰:兰花的香气。竟:充满。全身充满了兰花的香气。比喻举止儒雅,才识突出。此为梁武帝赞扬谢览之语。谢览,字景滌,娶妻齐钱唐公主,拜为驸马都尉。后受到梁武帝赏识,天监元年(502年),封为中书侍郎,累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