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

《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天道好还”,意谓恶有恶报。

宋.辛弃疾《九议.其九》:“方怀王入秦时,楚人之言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夫彼岂能逆知其事之必至此邪?盖天道好还,亦以其理而推之耳。”


主谓 道,规律法则;还,报应,天道循环作恶必受恶报。语本《老子》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太平天国·杨秀清、萧朝贵《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今幸~,中国有復兴之理。”△此为因果报应说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理昭彰,循环不爽。→好还天道


【词语天道好还】  成语:天道好还汉语词典:天道好还

猜你喜欢

  • 桀溺

    与孔子同时楚国叶地的隐士,孔子过叶,曾使子路向他探问过河的渡口。《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词语桀溺】   汉语大词典:桀溺

  • 鲍叔义

    同“鲍叔交”。唐高適《宋中遇陈二》诗:“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 宓子弹琴

    源见“鸣琴化治”。称颂地方官善于治理政事。唐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英妙时。”

  • 掎角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晋)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崤之师。晋御其上,戎人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崤,音yáo,山名,在河南西

  •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志:思想感情。 蕴藏在作者内心里的是情志,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诗篇。语出《文选.卜子夏〈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文心雕龙.明诗》:“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

  • 刘氏袒

    源见“左右袒”。谓支持皇帝的一方。清黄遵宪《再述》诗之三:“朝议正为刘氏袒,里优忽唱李公颠。”

  • 舍牛相齐

    源见“宁戚饭牛”。谓舍弃贱业而居高位。宋陆游《饭牛歌》诗:“人生得饱万事足,舍牛相齐何足言!”

  • 长铗归来乎

    铗( ㄐㄧㄚ jiā ):剑把。这里指剑。 长剑呵,我们还是回去吧! 形容羁旅失意的愁闷心情。语出《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居有顷,倚柱弹其剑,

  • 八十鹰扬

    《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毛传:“鹰扬,如鹰之飞扬。”《孔丛子.说问》:“太公勤学苦志,八十而遇文王。”指姜太公八十岁时被周文王重用,发挥才干,威武勇猛,灭殷而建立周王朝。后以“八十

  • 如坐春风

    《二程全书.外书十二》:“朱松掞(光庭)来见明道(程颢)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此事又见《伊洛渊源录》。朱松掞受学于程颢处,归去后向人赞叹自己“如坐春风”,意即在温煦可亲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