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土木形骸

土木形骸

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顇(通悴),而悠悠忽忽(注:安闲自得漫不经心的样子),土木形骸。”又“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下梁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曰:“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土木形骸,是指人的形体像土木一样淳朴自然。因用以比喻人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

《醒世恒言》卷十三:“虽然土木形骸,却也丰神俊雅,明眸皓齿。”《幼学琼林》卷二“身体”:“土木形骸,不自妆饰;铁石心肠,秉性坚刚。”


偏正 形骸,形体。像泥土和木头一样的形体,自然而不加修饰。比喻人的本来面目。语出《晋书·嵇康传》:“(康)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清·周亮工《书影》卷4:“世家子弟,须以数百卷书浸贯于胸中,虽悠悠忽忽,~,而远神自出。”△多用于人的形态方面。→乱头粗服↔傅粉施朱


【词语土木形骸】  成语:土木形骸汉语词典:土木形骸

猜你喜欢

  •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薄、言:都是语助词。愬:同“诉”,诉说。 去他那里诉说,碰上他正在发怒。 表示诉说得不是时候。语出《诗.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世说新语.文

  • 孤鸿避弋

    源见“鸿飞冥冥”。比喻高才贤士远走高飞,全身避祸。宋苏轼《次韵程正辅》:“孤鸿方避弋,老骥犹在坰。”

  • 濯淖

    浣洗渍迹。比喻超脱世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 ㄋㄠˋ nào 闹)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词语濯淖】   汉语大词典:濯淖

  • 捉月

    宋洪迈《容斋随笔.李太白》:“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 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因以“捉月”为咏李白的典实。宋李纲《读四家诗选》诗之一:“谪仙乃天人,薄游人间世……神

  • 七老会

    唐代白居易于会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在洛阳白家履道宅和老年友人相会宴饮赋诗,其中白居易和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皆年过七十,故称“七老会”。白居易有诗记其事,题为:“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

  • 幼妇碑

    源见“绝妙好辞”。指曹娥碑。唐杜甫《偶题》诗:“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词语幼妇碑】   汉语大词典:幼妇碑

  • 捉刀

    源见“捉刀人”。亦称代人作文章或顶替人做事。清徐述夔《八洞天.补南陔》:“弱笔岂堪捉刀,还须先生自作。”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许三多〕于归后,为其婿捉刀,作试帖诗甚工。女子能诗者多,能为试帖者

  • 驭索

    同“朽索驭马”。《宋书.明帝纪》:“所以鬼哭山鸣,星钩血降,神器殆于驭索,景祚危于缀旒。”【词语驭索】   汉语大词典:驭索

  • 瘦马驮诗

    源见“锦囊佳句”。指旅途写诗。元乔吉《凭栏人.金陵道中》曲:“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 贡公欢

    源见“弹冠相庆”。谓因良朋得官而欢庆。晋陆机《鞠歌行》:“王阳登,贡公欢,罕生既没国子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