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

表示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有一年,齐国发生严重灾荒,一个名叫黔敖的富人把食物摆在路边,准备施舍给逃荒的人。这时,有个逃荒的人用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捧着食物,右手端着汤水向他吆喝,喂!吃吧!那个逃荒者瞪着眼睛看了看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黔敖向他道歉,请他吃,可是那个逃荒者终于不吃而饿死。

【出典】:

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例句】:

东晋·陶潜《有会而作》:“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乐羊子妻传》:“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金求利以污其行乎?’”


偏正 招呼乞食者来食。对他人不怀好意地施舍。《儿女英雄传》27回:“所以宁饮盗泉之水,不受~。”△贬义。一般用来指带侮辱性的施舍。→残羹冷饭↔仁浆义粟


【典源】《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磋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今译】 齐国发生大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了饭食,等待有饥饿的人来给他们吃。有个饿人,用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摇摇晃晃地走过来。黔敖左手拿食物,右手举着浆水,对他说:“喂,过来吃!”饿人睁开眼睛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这种随便叫我的饭食,才到了这个地步的。”黔敖过去赔礼,饿人终究不吃而饿死。

【释义】 后以此典指带侮辱性的施舍等。

【典形】 嗟来、嗟来食、嗟来受馁、嗟食、蒙袂非、黔敖粥、黔敖恩。

【示例】

〔嗟来〕 宋·苏轼《和陶乞食》:“渊明端乞食,亦不避嗟来。”

〔嗟来食〕 清·陈睿思《赠张永夫》:“途穷厌见俗眼白,饿死不食嗟来食。”

〔嗟来受馁〕 清·杨潮观《穷阮籍醉骂财神》:“为甚的节似黔敖,叫他嗟来受馁?”

〔嗟食〕 唐·李绅《却到浙西》:“野悲扬目称嗟食,林极翳桑顾所求。”

〔蒙袂非〕 晋·陶潜《有会而作》:“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黔敖粥〕 清·唐孙华《挽钱再亭京兆》:“活人共赖黔敖粥,济物思开汲黯仓。”


【词语嗟来之食】  成语:嗟来之食汉语词典:嗟来之食

猜你喜欢

  • 构堂

    源见“肯堂肯构”。喻先人的基业。《旧唐书.高宗纪赞》:“伏戎于寝,构堂终坠。自蕴祸胎,邦家殄瘁。”【词语构堂】   汉语大词典:构堂

  • 温柔乡

    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赵宜主飞燕之妹。江都王协律舍人冯万金与江都中尉赵曼妻江都王孙女姑苏主私通,一产二女,长曰宜主,次曰合德,皆冒姓赵),帝(汉成帝刘骜)大悦,以辅(颊骨,此指面颊)

  • 知无不尽

    犹知无不言。《魏书.李冲传》:“冲竭忠奉上,知无不尽,出入忧勤,形于颜色。”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鹿鼎记》:“小兄弟年纪小,若有什么事不明白,大家是自己兄弟,自然是开诚布公,~。”【词语知无不尽

  • 随何辩

    汉.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汉王曰:‘孰能为我使淮南,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于齐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随何曰:‘臣请使之。’……王(指九江王英布)见之。随何曰:‘……故楚不如汉,其势易见也。今

  • 燕翼

    源见“诒燕”。指善为子孙后代谋划。汉蔡邕《郡掾吏张玄祠堂碑记》:“笃垂馀庆,贻此燕翼。邈矣遗孙,用怀多福。”宋陈师道《代贺生皇子表》:“承列圣之丕绪,方怀燕翼之思;以百姓而为心,宜有子孙之福。”【词语

  • 天口

    源见“田骈天口”。形容能言善辩。南朝 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乐论天口,谁其与京?”【词语天口】   汉语大词典:天口

  • 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

    使天下百姓遭殃的定是此人。语出《晋书.王衍传》:“衍字夷甫。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宋.苏洵《辨奸论》:“昔者,山巨源见王衍

  • 问轭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县人有得车轭(音è,马具,北方农村俗称‘夹板儿’)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何种即何物)?’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

  • 瓮旁颜面

    源见“瓮间吏部”。形容醉酒的面容。清吴嘉纪《题孙豹人醉酒图》诗:“茂世盗饮但求醉,瓮间颜面不堪视。”

  • 秋风过耳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卷二):“十七年,余祭卒。余昧立,四年卒。欲授位季札,季札让,逃去,曰:‘吾不受位,明矣!昔前君有命,已附子臧之义,洁身清行,仰高履尚,唯仁是处。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