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吹箫散楚

吹箫散楚

源见“四面楚歌”。吹奏楚歌多用箫、笛,因以“吹箫散楚”谓瓦解敌军。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有一处阵地上,还采用‘吹箫散楚’的办法,组织火线音乐队,在风雪怒吼的黑夜里,向敌人演奏《白毛女》等歌曲。”


【词语吹箫散楚】  成语:吹箫散楚汉语词典:吹箫散楚

猜你喜欢

  • 邦家之光

    邦家:国家。光:光荣。 国家的光彩。 表示为国增光。语出《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絃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毒:毒辣。丈夫:男子汉。 恨心小的人,不是君子,手段不毒辣的人,不是丈夫。 元明戏剧小说中的熟语,反映了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语出元.关汉卿《望江亭》二折:“常言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论这

  • 三玄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当时合称《庄子》、《老子》、《周易》为“三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洎于梁世,兹风复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洎( ㄐㄧˋ jì 记):及,到。

  • 惠连

    《南史.谢方明传》附《谢惠连传》:“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南朝.宋.谢惠连与族兄谢灵运皆为当时著名诗人,常有诗文唱和,诗文中常提到他的名“惠连”。后

  • 谢公扶病

    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而行,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东晋时,朝廷虽寄谢安以大任,但他却始终未忘隐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原指培养统治人才为长久之计,后则泛指将一个人教育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管子认为,在一个地方居住一年,最好种谷物,因为它一年一获;居住十年,最好种树,因为它是多年生植物;长期居住,最好是培养人才。作为一

  • 二疏

    《汉书.疏广传》:汉疏广,东海兰陵人,宣帝时为太傅,兄子受同时为少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耻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

  • 太颠之宝

    《文选》卷十二木华《海赋》唐.李善注引后汉蔡邕《琴操》:“纣徙文王于美里,择日欲杀之。于是太颠、散宜生、南宫适之属,得水中大贝以献。纣立出西伯。”大贝,贝类,古时以为宝器。《书.顾命》:“大贝,鼖鼓(

  • 客囊羞涩

    源见“阮囊羞涩”。比喻身边无钱。明无名氏《节侠记.围猎》:“自家牛羊满山,马驼蔽野,客囊无忧羞涩,幸舍不致空虚。”清唐孙华《维扬舟中作》诗:“胜事人传跨鹤游,客囊羞涩滞扬州。”主谓 旅途中钱都用完,口

  • 九折

    源见“王尊叱驭”。形容道路曲折多险。亦指曲折多险的道路。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既克郲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唐骆宾王《送费六还蜀》诗:“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