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卖剑买牛

卖剑买牛

卖掉刀剑,购买耕牛,指弃武务农,事见《汉书·循吏传》。汉宣帝时,渤海各郡闹饥荒,农民纷起造反。宣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前去治理弹压。龚遂决定采取安抚政策,他赴任后,看到当地民风追求奢侈,人们喜欢经商、游侠等事,而不从事农业生产。龚遂以身作则,带头节俭,鼓励百姓耕种农桑,下令郡内每一口人要种一棵榆树,栽上百棵(xiè械,同“薤”,植物菜)、五十棵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口猪、五只鸡。龚遂看到佩带刀剑的百姓,就让他们卖掉刀剑,去买耕牛。督促百姓耕作,春播秋收,很快使渤海郡富庶起来,地方也就安定太平了。后以此典咏地方官员劝民务农,提倡生产;或述改业归农之意。

【出典】:

汉书》卷89《循吏传·龚遂传》3639、3640页:“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例句】:

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凶兵铸农器,讲殿降书帷。” 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唐·张祜《悲纳铁》:“长闻为政古诸侯,使佩刀人尽佩牛。” 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易牛以宝剑,击壤胜弹铗。” 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宋·黄庭坚《答永新宗令寄石耳》:“佩刀买犊剑买牛,作民父母今得职。” 宋·陆游《答吴提官启》:“卖剑买牛,念即归于农亩;乘车戴笠,尚永记于交盟。” 宋·陆游《游近村》:“乞浆得酒人情好,卖剑买牛农事兴。”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郑厚卿》:“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宋·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 金·元好问《示崔雷诗社诸人》:“卖剑买牛真得计,腰金骑鹤恐非才。” 元·朱庭玉《青杏子·归隐》:“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 明·高启《送宿卫将出守邓州》:“好劝诸年少,春来卖剑耕。” 明·李梦阳《送李中丞赴镇》:“屯田金城古不谬,卖剑渤海今其时。” 清·赵翼《军事将蒇余归有日矣诗以志喜》:“至此始知龚渤海,卖刀买犊是奇功。” 民国·赵尔巽《清史稿·迈柱传》:“上谕曰:‘所奏深得卖刀买犊之意。环刀、标枪,自当收缴,可顺其愿,不宜强迫。’”


见“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宋·陆游《贫甚作短歌排闷》:“惟有躬耕差可为,~悔不早。”


【典源】《汉书·龚遂传》:“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畜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今译】 汉宣帝时,渤海各郡发生饥荒,盗贼很多。龚遂被任命为渤海太守,他见到当地百姓不从事生产,只喜欢经商游侠等事,风气奢侈,于是自己带头节俭,劝民耕种农桑。见有百姓带刀佩剑的,就让他们卖掉刀剑去买耕牛,说:“为什么要带牛佩犊!”督促百姓耕作,很快使境内富庶起来,地方也太平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地方官员劝民务农,提倡生产,很有政绩; 也用以形容年老归农,不再从政。

【典形】 兵器改农器、渤海风、持刀买黄犊、带牛、带牛佩犊、戴牛佩犊、刀剑化耕蚕、刀买犊、犊佩、龚牛、解刀谋黄犊、令人买牛、买犁卖剑、卖刀买犊、卖剑渤海、卖剑买牛、佩刀买犊、佩犊、佩剑博牛羊、佩牛腰无犊、易牛以宝剑、铸农器、渤海之效、腰剑不换牛、销兵铸农器、卖刀收茧栗、黄犊无人佩、锄犁化刀剑、买刀耕陇上、买牛捐宝剑、买牛捐三尺、龙泉候买牛、解剑换牛、腰下牛闲、凭剑换牛、卖腰间剑、卖剑买牲、劝买耕牛、卖剑耕。

【示例】

〔兵器改农器〕 元·关汉卿《关大王单刀会》:“不付能河清海晏,雨顺风调,兵器改为农器用,征旗不动酒旗摇。”

〔渤海风〕 明·陈子龙《讨山寇至平昌》:“渤海风既邈,广陵事难寻。”

〔持刀买黄犊〕 金·元好问 《解剑行》:“袖间一卷白猿书,未分持刀买黄犊。”

〔带牛〕 宋·曾巩《郡斋既事》 之二:“四境带牛无事日,两衙封印自繇身。”

〔带牛佩犊〕 宋·魏了翁《潼川路安抚到任谢表》:“销带牛佩犊之风,导之务本。”

〔戴牛佩犊〕 清·严允肇《诸将杂感》之四:“戴牛佩犊经营苦,画井分疆部署劳。”

〔刀剑化耕蚕〕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郑厚卿》:“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刀买犊〕 宋·陆游《梦中作》:“独往何妨刀买犊,大烹却要鼎函牛。”

〔犊佩〕 宋·苏轼《次韵聪上人见寄》:“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龚牛〕 宋·苏轼《滕达道挽词》之二:“公方占贾��, 我正买龚牛。”

〔解刀谋黄犊〕 宋·陆游《冬晴闲步东村》:“解刀尚可谋黄犊,挥帖无由致白鹅。”

〔令人买牛〕 明·高启《送海昌守李使君》:“但令人买牛,不受客馈鱼。”

〔买犁卖剑〕 宋·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

〔卖刀买犊〕 金·元好问《雪后召邻舍王赞子襄饮》:“卖刀买犊未厌早,腰金骑鹤非所望。”

〔卖剑渤海〕 明·李梦阳《送李中丞赴镇》:“屯田金城古不谬,卖剑渤海今其时。”

〔卖剑买牛〕 宋·苏轼《次韵曹九章见赠》:“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

〔佩刀买犊〕 宋·黄庭坚《答永新宗令》:“佩刀买犊剑买牛,作民父母今得职。”

〔佩犊〕 唐·元稹《对养鸡猪判》:“甲位列凭熊,政同佩犊,将除饥馁之患,用先蕃息之资。”

〔佩牛〕 唐·张祜《悲纳铁》:“长闻为政古诸侯,使佩刀人尽佩牛。”

〔腰无犊〕 宋·苏轼《斋日致语口号》:“消兵渐觉腰无犊,种德方知福有田。”

〔易牛以宝剑〕 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易牛以宝剑,击壤胜弹铗。”

〔铸农器〕 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凶兵铸农器,讲殿降书帷。”


【词语卖剑买牛】  成语:卖剑买牛汉语词典:卖剑买牛

猜你喜欢

  • 邯郸枕

    同“邯郸梦”。宋苏轼《送安节》诗:“一杯归诵此,万事邯郸枕。”【词语邯郸枕】   汉语大词典:邯郸枕

  • 琴高跨赤鱼

    同“琴高乘鲤”。明徐渭《琴高图》诗:“乍闻弄玉骑青凤,又见琴高跨赤鱼。”

  • 驱疟杜诗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杜甫》:“有病疟者,子美曰:‘吾诗可以疗之。’病者曰:‘云何?’……杜曰:‘更诵吾诗云:子章髑髅(髑髅,音dú lóu,即骷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其人诵之,果愈。”相传唐

  • 劫馀灰

    同“昆明灰”。清黄遵宪《述闻》诗:“荆刺铜驼心上泪,觚棱金爵劫馀灰。”

  • 蔡邕专汉史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邕前在东观,与卢植、韩说等撰补《后汉记》,会遭事流离,不及得成,因上书自陈,奏其所著十意(唐.李贤注:“犹《前书》十志也”),分别首目,连置章左。”“其撰集汉事,未见录

  • 去梯言

    东汉刘表子琦,不容于后母。他问计于诸葛亮,亮不肯说。两人共登楼后,他命令去梯,对亮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劝他出居外地。事见《后汉书.刘表传》。后因指极其机密的

  • 龚驯渤海

    源见“卖剑买牛”。好官止息纷争,重本务农。明吴应箕《春兴》诗之一:“何处有龚驯渤海,空嗟无诩令朝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而:用同“之”。 一个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语出《论语.宪问》:“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杨伯峻泽注:“而,用法同‘之’,说详《词诠》。皇侃所据本、日本足利本,这一‘而’字都作‘之’。”明

  • 眉宇

    眉和目是面貌的主要部分,人的气质常在此显现。面之有眉,犹屋之有宇。因作为容颜的代称。《新唐书.元德秀传》:“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紫芝:德秀字。旧亦以“芝宇”作为“

  • 书壁问

    同“呵壁问天”。清顾炎武《龙门》诗:“无人书壁问,倚马日将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