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元龙高卧”。比喻地位高下悬殊。宋朱槔《三山次潘静之升书记韵》:“且倾徐邈圣贤酒,不问陈登上下床。”
源见“和氏之璧”。指怀才不遇,忠贞见疑。唐吕温《古兴》诗:“越欧百炼时,楚 卞三泣地。二宝无人识,千龄皆弃置。”
源见“题桥柱”。泛指立志求取功名富贵的人。元马祖常《次韵王参议寄上京胡安常诸公》之一:“年年载笔陪京道,题柱相如又过桥。”
佛家语。僧众在每半月的最末一日聚集起来,讲说戒律,半月中犯有过失的僧人,在此时进行忏悔。唐代王建《题诜法师院诗》有“三年说戒龙宫里”句。【词语说戒】 汉语大词典:说戒
同“了若指掌”。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 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述补 诸,之于。比喻了解事情,办事容易。苏轼《〈范文正公集〉叙》:“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
橐(tuó驼):盛放书、笔的袋子。橐笔:持橐簪笔的简称。古代书史小吏站在帝王或大臣左右,手里拿着盛放书、笔的袋子,把笔插在头上或颈部衣领处,以备随时记事。据《汉书·赵充国传》载:车骑将军张安世始终是手
同“五日京兆”。唐卢照邻《哭金部韦郎中》诗:“金曹初受拜,玉地始生香。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宋陆游《闻勾龙司户会客山亭送酒肴及橄榄并简诸同僚》诗:“但恨五日尹,阻造三语掾。”
《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浩)既废,桓公(温,字元子)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殷浩字)共骑竹马,我弃去已辄取之,故当出我下。’”桓温素轻殷浩,举少时骑竹马游戏之事,意在说明浩从小就不如自己。后因用为
源见“弦外遗音”。喻有言外之意。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其中一个秃头顶的人,过去是行政科长,弦外有音地说:‘老厂长,别看你把我们忘了,我们可没忘了你。’”见“弦外之意”。金沙水《从终点开始》:“纪鹏
源见“杞妇崩城”。泛指哀恸亡夫的贤妇。柳亚子《题李公朴怒涛集》诗之二:“崩城杞妇应收泪,炼石娲皇誓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