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冬青树

冬青树

陶宗仪《辍耕录.发宋陵寝》载:会稽 山阴人唐钰,以讲学谋生。时总管江南佛教的杨琏真伽,恃恩仗势,率徒开掘南宋诸帝陵寝,残其遗体,攫取珠宝,并将遗骨散弃于草莽之间。唐钰见此痛心不已,变卖家资,募集乡中少年,乘夜收集诸帝尸骨,以黄绢袋盛之,藏于雕匣之中,按各陵的位次葬于兰亭山后,并各种一冬青树为标识。又有原宋太学生林德阳,亦当杨琏掘陵时,以银百余两,贿赂看陵番僧,收得高宗 孝宗尸骨,葬于东嘉,亦植冬青树为标识。后遂以“冬青树”表示缅怀旧朝(多指宋朝),不忘旧事。明高启《穆陵行》诗:“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典源】 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四:“唐君名钰,字玉潜,会稽山阴人,家贫, 聚徒授经, 营��以养其母。 岁戊寅,有总江南浮屠者杨琏真伽,怙恩横肆,势焰烁人,穷骄极淫,不可具状。十二月十有二日,帅徒役顿萧山,发赵氏诸陵寝,至断残支体,攫珠襦玉匣,焚其胔 (zi),弃骨草莽间。唐时年三十二岁,闻之痛愤,亟货家具,得白金百星许,执卷行贷,得白金又百星许。乃置酒醪,市羊豕,邀里中少年若干辈, ……乃斲文木为匮, 复黄绢为囊,各署其表曰: 某陵某陵,分委而散遣之,蕝地以藏,为文而告。诘旦,事讫,来集,出白金羡余酬,戒勿泄。……唐葬骨后,又于宋常朝殿掘冬青树,植于所函土堆上。”“宋太学生林德阳,字景曦,号霁山。当杨总统发掘诸陵寝时,林故为杭丐者,背竹箩,手持竹夹,遇物即以夹投箩中,林铸银作两许小牌百十,系腰间,取贿西番僧曰:‘余不敢望收其骨,得高家孝家斯足矣。’番僧左右之,果得高孝两朝骨,为两函贮之归,葬于东嘉。……林于宋常朝殿掘冬一株,植于所函土堆上。”明·张孟兼《唐珏传》:“众如珏言,夜往收贮遗骸,瘗 (yi) 兰亭山后,上种冬青树为识。”《遂昌山樵杂录》亦载。

【今译】 元代唐珏,会稽山阴人,家贫,以讲学谋生,奉养母亲。当时,总管江南佛僧的番僧杨琏真伽恃恩仗势,残虐淫暴,他率其徒众在萧山发掘南宋诸帝陵寝,断残宋帝遗体,攫夺珠宝,焚烧腐肉,将遗骨弃于草莽之间。唐珏听说后非常痛恨,立即变卖家具,又向人借贷,筹得一些银两。于是设酒宴,邀集家乡若干年轻人乘夜悄悄收集帝王尸骨,雕刻木匣,以黄绢为袋子,上面分别署明某陵某陵,按照位次葬于兰亭山后,他又于宋宫殿前掘一冬青树,种在土堆上作为标志。又有原宋太学生林德阳,当杨琏真伽掘陵时,他在杭州伪作捡拾破烂,以银百余两来贿赂看陵番僧,收得高宗、孝宗尸骨,得到后放入两匣中,葬于东嘉,亦植冬青树一株。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缅怀旧朝遗事(多指宋朝)。

【典形】 冬青、冬青愁、冬青树、冬青一树栽、哭冬青、兰亭秋树、泣冬青、冬青恨、冬青当日泪、伴冬青、冬青枝。

【示例】

〔冬青〕 清·尤侗《题韩蕲王庙》:“千年遗庙还香火,杜宇冬青正可哀。”

〔冬青愁〕 清·潘耒《韩蕲王墓碑歌》:“张王秦相墓何在,六陵萧萧冬青愁。”

〔冬青树〕 明·高启《穆陵行》:“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冬青一树栽〕 清·王夫之 《鹧鸪天·杜鹃花》:“伤心臣甫低头拜,为傍冬青一树栽。”

〔哭冬青〕 明 · 袁宏道 《宿朱仙镇》:“地下九哥今悔不? 六陵花鸟哭冬青。”

〔兰亭秋树〕 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井澳夜涛声惨咽,兰亭秋树色凋枯。”

〔泣冬青〕 清·唐孙华《题吴长卿先生宋相谱册子》:“斗极销沉上相星,宫故鬼泣冬青。”


猜你喜欢

  • 景钟铭

    《国语.晋语七》:“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三国吴.韦昭注:“景钟,景公钟。”春秋时,晋将魏颗,战胜秦军,建立功勋,晋景公将战功铭刻在钟上。后遂用

  • 五十九年非

    源见“蘧瑗知非”。谓感叹往事不堪回首。宋辛弃疾《哨遍.用前韵》词:“试回头五十九年非,似梦里欢娱觉来悲。”

  • 冷若霜雪

    见“冷若冰霜”。

  • 破觚为圜

    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觚:棱角。圜:圆。把棱角磨去使其光圆。后因以“破觚为圜”比喻去除严酷的法令而改从简易或称由生硬变为圆滑。《梁书.良吏传论》:“梁兴破觚为

  • 抹月披风

    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诗之五:“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披风。”(《分类东坡诗》十八)用风月当菜肴,是文人表示家贫无以待客的戏言。细切叫抹,薄切叫批。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有“薄批明月,细抹清风

  • 二十八将

    《后汉书》卷二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论曰: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於南宫云台,……”东汉光武时,以邓禹为首的二十八位武将,为光武帝创建

  • 寿阳点额

    源见“梅花妆”。谓落梅花于额上。亦用以咏梅。明吴廷翰《素带儿.题梅》曲:“巡檐雪兴添,喜缟袂霜鬟笼翠钿。尤堪恋寿阳点妆,靓妆宫面。”

  •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比喻谦让的人终究会得到好处。《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兄仁轨,字德容,隐居养亲,尝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词语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成语: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 荆布之室

    源见“荆钗布裙”。指贫穷的室家。《南史.范云传》:“昔与将军俱为黄鹄,今将军化为凤凰,荆布之室,理隔华盛。”

  • 张翰思归

    源见“莼羹鲈脍”。表示思乡归隐之意。唐白居易《端居咏怀》:“贾生俟罪心相似,张翰思归事不如。”唐张祜《汴上送客》诗:“张翰思归何太切,扁舟不住又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