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借光

借光

同“借馀光”。《儒林外史》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


借光”表示请人提供方便或向人询问之意,口语中也常说成“劳驾”,是一种套语。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连声说道 ‘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去了。”老舍 《赵子曰》第七: “借光! 这是六十号吗?”这样的用法,是 “借光”现今的常用义。

“借”,在这里是凭借、给予的意思。 “光”在这里是 “好处”的意思。如 “沾光”,即凭借别人或某件事情而得到好处。 “借光”的本来意义即此。如: 明·阮大铖 《燕子笺·辩奸》: “贤契高才,自当首选,老夫借光不浅。”“借光”此义今被 “沾光”代替, “借光”今所使用的是其常用义。

借光”一语,来源于 《战国策·秦策》里记载的一个故事:

战国时,某处江边一个村子里,每天晚上一些姑娘们都聚在一起做针线活,但是有位家境贫寒的姑娘却遭到了排挤,说她 “沾光”占了便宜,不拿灯来,因而拒绝她的参与。那姑娘说,我总比你们早些来,打扫灰尘,铺设坐席,对你们多少有点益处吧? 你们的灯烛反正是要点的,我 “借”点 “光”,你们丝毫也没有什么损失啊! 大家觉得她的话有理,人又好,就把她留下来了。

此后,“借光”一语便流传下来,表示求人提供方便之意。


【词语借光】   汉语词典:借光

猜你喜欢

  • 野人芹

    源见“献芹”。喻指微薄的礼品。清蒋士铨《一片石.祭碑》:“剪纸难招华表鹤,煎茶聊献野人芹。”【词语野人芹】   汉语大词典:野人芹

  • 延誉

    《国语.晋语七》:“使张老延君誉于四方。”后以“延誉”谓播扬声誉。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词语延誉】   汉语大词典:延誉

  • 季鹰思

    同“季鹰归”。明李梦阳《秋日城东饯汪三》诗:“少游梁孝苑,老动季鹰思。”

  • 冬烘学究

    见“冬烘先生”。【词语冬烘学究】  成语:冬烘学究汉语大词典:冬烘学究

  • 叹式微

    源见“歌式微”。慨叹时运或事物的衰微败落。清顾炎武《酬朱监纪四辅》诗:“东京朱祜犹年少,莫向尊前叹式微。”

  • 弄潢池

    同“弄兵潢池”。清无名氏《偷甲记.吊甲》:“弄潢池狂矢穿天,是谁人在榻侧眠?”【词语弄潢池】   汉语大词典:弄潢池

  • 角上两蛮触

    源见“蛮触交争”。喻指世间斤斤计较的细事纷争。宋苏轼《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念兄独立与世疏,绝境难到惟我共。永辞角上两蛮 触,一洗胸中九云梦。”

  • 头痛炙头,脚痛炙脚

    《朱子语类》卷一一四:“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炙头,脚痛炙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炙:熏灼。意谓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必追究病根。明.张居正《与张新斋计不许东虏款贡》:“

  • 工夫在诗外

    意谓写诗必须在勤学苦读和生活实践上下功夫。语出宋.陆游《示子遹》:“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涂怀章《彩色思路.年历情》:“你可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劳而不烦,逸而不怠,‘

  • 缄口结舌

    同“缄口”。明张煌言《上延平王书》:“乃殿下挟有为之资,值可为之势,而所为若是,则其将何所依倚?故不敢缄口结舌,坐观胜败。”见“钳口结舌”。鲁迅《坟·文化编至论》:“聪明英特之士,虽摘发新理,怀抱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