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羖羊皮

五羖羊皮

羖(gǔ古):黑色的公羊。此典指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将被俘的百里奚赎回,委任重用。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或比喻未得到机遇的贤士。百里奚,一作百里傒。一说百氏,字里,名奚。少时贫困,曾乞食于齐,一度以养牛为生,后为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东)大夫。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献公灭亡虞国,虢(Guó国)国(今陕西宝鸡县虢镇),俘虏虞国国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奚。这是因为晋献公用白璧、良马先贿赂虞国国君之缘故。晋献公俘虏百里奚后,把他当作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奴仆送到秦国。百里奚从秦国逃到宛(Yuān渊)城(今河南南阳市),楚国边境的人抓捕了他。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能,想用重价赎买他,又怕楚国人反而不交出来,便派人对楚国人说:“我的陪嫁小臣百里奚在你们那里,请求以五张黑色公羊皮赎买他回来。”楚国人便同意了,把百里奚交给秦国。当时,百里奚年纪已七十多岁。秦穆公一见他就开释了囚徒管束,和他谈论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说:“我是亡国之臣,怎么值得询问?”秦穆公说:“虞君不能信用您,所以亡国,这不是您之罪过。”秦穆公坚持询问很多国家大事,谈论了三天,秦穆公非常高兴,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管理,称为“五羖大夫”。此典又作“羊皮讵赎”、“五羊皮”、“五羖赎”、“五羖”、“五羖皮”、“价羊皮”。

【出典】:

史记》卷5《秦本纪》186页:“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西周封诸侯国,姬姓),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xī希,通“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mù目,通“穆”)公夫人媵(yìng应,古代贵族妇女陪嫁的奴隶)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边境)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yuè阅),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移营减灶,空幕禽飞;羊皮讵赎,画马何追?” 唐·李白《鞠歌行》:“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唐·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时讹轻五羖,俗浅重三缄。” 宋·黄庭坚《咏李伯时》:“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宋·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典源】《孟子·万章上》:“或曰: 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si) 牛,以要秦缪 (mu,通穆) 公。”《史记·秦本纪》:“ (秦缪公)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gu)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 (悦),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今译】 秦缪公五年,晋献公灭亡虞、虢二国, 俘虏虞君及其大夫百里奚(一作“傒”),后又将百里奚作为其女的陪嫁侍从送给秦国。百里奚逃亡到楚宛地,被楚人捉住。秦缪公听说百里奚贤德,想以重金将其赎回,又怕楚人不给,派人对楚说:“我们的陪嫁侍从百里奚在贵处,想以五张黑色公羊皮把他赎回。”楚人答应了。此时,百里奚已经七十余岁。秦缪公释放了他,与他商讨国事,一直谈了三天,缪公大喜,将国政交他管理,称为五羖大夫。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 或指未得际遇的贤士。

【典形】 价羊皮、五羖、五羖皮、五羖赎、五羊皮、羊皮讵赎、秦相五羖皮。

【示例】

〔价羊皮〕 宋·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五羖〕 唐·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时讹轻五羖,俗浅重三缄。”

〔五羖皮〕 宋·黄庭坚《咏李伯时》:“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五羖赎〕 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五羊皮〕 唐·李白《鞠歌行》:“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羊皮讵赎〕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移营减灶,空幕禽飞; 羊皮讵赎,画马何追?”


猜你喜欢

  • 惭远志

    源见“出山小草”。指隐者为重新出仕而感惭愧。清张问陶《暮秋家居》诗之一:“初名惭远志,小赋拟《闲居》。”

  • 脑满肠肥

    大腹便便,肥头鼓鼓的形象。形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庸人。也形容盆满钵满,有钱的庸人。清.纳兰性德《念奴娇.宿汉八村》词:“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亦作“肠肥脑满”。《北齐书.琅邪王俨传》:

  • 书种

    读书种子,指把读书作为世业让子弟代代传下去。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书种文种》条:“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其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

  • 并行不厉

    见“并行不悖”。明·袁宏道《未编稿·傅良乡入计序》:“夫何以使两者并行而不厉也。”

  •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明清时俗语。表示拿刀子行凶杀人。语出《金瓶梅》二五回:“只休要撞到我手里,我教他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醒世姻缘传》一九回:“只休要一点风儿透到我耳朵里,咱只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红楼梦》

  • 百城自拥

    同“百城书拥”。清蒲松龄《唐太史命作生志》:“百城自拥,怜丛菊之留人;三字未居,喜幽兰之在谷。”

  • 阮囊羞涩

    《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晋人,字遥集,元帝朝为安东参军,性体旷达,尝以金貂换酒。)持一皂囊,游会稽(今浙江绍兴)。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此事又见明俞安期《

  • 出周鼎

    源见“九鼎沦泗”。谓国柄移迁。唐杜牧《过骊山作》诗:“始皇东游出周鼎,刘 项纵观皆引颈。”

  • 钟期听

    源见“伯牙鼓琴”。指知音者的赏识。唐孟浩然《赠道士参寥》诗:“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 雁封

    同“雁足书”。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书柬》:“王瑳诗:‘雁封归飞断,鲤素还流绝。’按,谓书也。”【词语雁封】   汉语大词典:雁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