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君主忧愁是臣下的耻辱;君主受屈辱,臣下就应为之效命。 旧时所宣扬的忠君思想。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后多引作〔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元.无名氏《连环计》一折:“便好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若不与主上分忧,岂为臣子之道?”也单引〔主忧臣辱〕。《魏书.高崇传.附子恭之》:“元颢以蕞尔轻兵,奄据京洛,使乘舆飘露,人神愤恨,主忧臣辱,良在于今。”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明.冯梦龙《精忠旗.钦召御敌》:“今日何等时势,你还穿这等衣服?常闻主忧臣辱,御此绡纨何忍?”


【词语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成语: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猜你喜欢

  • 敬通妻

    《后汉书.冯衍传》:“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也。……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井臼,老竟逐之,遂埳壈于时。”后汉冯衍很有才学,但家有悍妇,常使家道不宁。后以“敬通妻”喻悍妇。宋.

  • 养蒙

    《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孔颖达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后因以“养蒙”谓以蒙昧自隐,修养正道。唐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词语

  • 衣锦昼游

    同“衣锦昼行”。南朝 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剖符本邦,衣锦昼游。”《新唐书.张士贵传》:“〔士贵〕又从平洛,授虢州刺史,帝曰:‘顾令卿衣锦昼游耳。’”见“白日衣绣”。南朝·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

  • 莲花似六郎

    比喻阿谀奉承,也用以形容人的面容姣好。出自唐杨再思事迹。杨再思(?-709年),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西北)人。明经及第。武则天时居相位十余年。为人巧佞邪媚。史载,在一次宴会上,杨再思为了取媚于武则天的

  • 率土之滨

    犹言四海之内。《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率:循。滨:泛指边界。古人以为中国四周都有海,故说“率土之滨”。偏正 率,循,沿着。沿着国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 抗行比元常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晋.王右军(羲之)《自论书》:“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钟繇,字元长,三国魏书法家。张芝,

  • 引裾

    同“牵裾”。宋叶適《薛端明挽诗》之一:“可但补阙名官日,不逢引裾强谏时。”【词语引裾】   汉语大词典:引裾

  • 遗珠

    《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玄珠,本指黑色明珠,道家借以比喻大道)。”《新唐书.狄仁杰传》:“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指罢黜与迁升)使阎立本召讯,

  • 黑甜

    源见“黑甜乡”。指酣睡。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玉公子》:“秦已黑甜,摇之不觉。”【词语黑甜】   汉语大词典:黑甜

  • 南楼佳兴

    源见“南楼”。指咏谑游乐的雅兴。金蔡松年《水调歌头.闰八月望夕有作》词:“庾老 南楼佳兴,陶令东篱高咏,千古赏音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