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丁不识

一丁不识

丁为最简单之字,一丁不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又作“目不识丁”、“未识一丁”。出自唐朝张弘靖之事迹。张弘靖(760-824年),字元理,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宪宗时曾为宰相,并充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时值河朔四镇刚刚平定,他入幽州后,不尊重当地风俗,又不能约束部下。从事韦雍、张宗厚等人经常夜饮醉归,前呼后拥,满街烛火照耀。他们还责备诟骂吏卒,称其为反虜,并对他们说:“现今天下安定,你们虽然能挽得两石力弓,但却不如识得一丁字。”以此讥讽他们一字不识。军士们十分愤怒,终于将韦雍、张宗厚等杀死,并将张弘靖囚禁了起来。朝廷后将张弘靖贬为抚州刺史。

【出典】:

旧唐书》卷129《张延赏附子弘靖传》3611-3612页:“弘靖以禄山、思明之乱,始自幽州,欲于事初尽革其俗,乃发禄山墓,毁其棺柩,人尤失望。从事有韦雍、张宗厚数辈,复轻肆嗜酒,常夜饮醉归,烛火满街,前后呵叱,蓟人所不习之事。又雍等诟责吏卒,多以反虏名之,谓军士曰:‘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意气自负,深恨之。”

【例句】:

宋·陆游《书生叹》:“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鉏,丁字不识称农夫。” 宋·杨万里《初秋戏作山居杂兴》:“莫羞空腹无丁字,且免秋阳晒杀人。”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48回:“理刑副千户西门庆,本系市井棍徒,夤缘升职,滥冒武功,菽麦不知,一丁不识。” 清·归庄《读书》:“一朝失身败名节,却似不曾识一丁。” 金庸《笑傲江湖》:“令狐冲道:‘师娘,这明明是一本七弦琴的琴谱,洞萧的萧谱,他王家目不识丁,硬说这是辟邪剑谱,天下居然有这等大笑话。’”


主谓 一个字也不认识。语本《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醒世姻缘传》1回:“那邢生后来做到尚书的人品,你道他眼里那里有你这个~的佳公子?”△用指文盲之人。→目不识丁


【词语一丁不识】  成语:一丁不识汉语词典:一丁不识

猜你喜欢

  • 梦中识路

    源见“梦魂相觅”。形容对好友有所思念而遭阻隔,不得相见。宋陆游《建安遣兴》诗之二:“白浪黏天鲛鳄横,梦中识路亦何为?”

  • 紫云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十六:“杜牧为御史,分务洛阳,时李愿罢镇闲居(李愿数出任节度使官,好追求声色),声伎豪奢,高会朝客,杜瞪目注视,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

  • 放鱼

    《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郑大夫,治郑掌权),子产使校人(管理池塘的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回报)曰:‘始舍之,圉圉(音yǔ,侷促困顿的意思)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

  • 顾荣摇羽扇

    同“顾荣挥扇”。清文廷式《玉楼春》词之一:“借如李令拥旌旗,何似顾荣摇羽扇。”

  • 羊车载果

    源见“潘安貌”。借指爱慕的美男子。俞锷《七娘子.赠汪桐生》词:“记取花时,龙华共赴,羊车载果须分与。”【词语羊车载果】   汉语大词典:羊车载果

  • 去病辞第

    同“将军辞第”。唐李瀚《蒙求》:“卫青拜幕,去病辞第。”主谓 霍去病辞谢为他建府第。语本《汉书·霍去病传》:“上治第,令观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褒义。用于比喻先公后私的行为。【词语去

  • 状虎皮

    源见“虎皮羊质”。形容虚有其表。亦用为谦词。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曲艺垂麟角,浮名状虎皮。”

  • 迷蝴蝶

    源见“庄周梦蝶”。指迷幻的梦境。唐李商隐《锦瑟》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词语迷蝴蝶】   汉语大词典:迷蝴蝶

  • 以义割恩

    和“大义灭亲”的意思相近。指为了大义,而割断私恩。《汉书.孝成赵皇后传》:“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颜师古注:“言以义割恩也。”偏正 义,道义。用大义割绝私恩。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汉书·孝成赵

  • 落花流水

    原形容残春的景色,后多用来比喻零落不堪的景象。宋代赵长卿《鹧鸪天.送春》词:“落花流水一春休,”亦作“流水落花”。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主谓 凋谢的花朵随流水漂走。①形容